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研究已基本就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达成一致,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要素驱动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没有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由资本密集所带来的人均资本拥有量和人均产量的提升是有限的,走集约式经济增长路线、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是我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要素投入作为经济活动链条的始端,涉及经济增长“依赖什么要素”的关键问题,而要素投入及其配置情况又对经济增长手段和途径、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要素过度使用及要素错配等现象却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偏离集约轨道,对物质要素的过度使用和依赖并未实现我国经济的赶超目标,相反导致了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出口竞争乏力等诸多增长问题,这直接影响我国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检验了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发现劳均资本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总量的提高,但将其与经济增长方式指标纳入同一模型时,劳均资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却不再显著。其次,近年来,我国要素投入的一大突出特点是资本相对劳动的形成规模不断扩张,资本相对劳动的错配效应愈发明显,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严重影响。将资本要素错配和劳动要素错配与经济增长方式纳入同一框架,发现资本要素错配对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将资本要素错配和劳动要素错配合并为总体要素错配指标,以表征我国整体要素错配情况并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发现整体要素错配同样显著抑制了我国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将样本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位数检验,发现伴随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趋于集约化,要素错配对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抑制作用愈加显著和明显。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证实,内陆、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程较为滞后的地区,要素错配对其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要素错配通过阻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延缓企业进口参与进程,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因而,在转型背景下,加快要素市场化进程、矫正企业对要素的过度依赖,是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