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牧业资源绝对数量丰富,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市场在引导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发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农牧区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我区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整体配置效率进行了衡量,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代表性不强,实际参考意义不大,而且结合农牧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这是本文的切入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择内蒙古自治区这一宏观的经济区域,在充分认识人力资源配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广大农牧区为背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探索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和方法,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从农牧区人力资源的增量、存量和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配置状况分析了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其次,利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农牧区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影响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并构建了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计量模型,据此分析得到:“内蒙古农牧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位于最佳比例点附近,且大于最佳比例,需要通过增量调整来实现产出最大化。因此,必须对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后,从实现农牧业产业化、构建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优化农牧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对策和建议。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作为中国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研究有关农牧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观点。为政府制定农牧区发展规划,以及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