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P物质(SP)及其NK-1受体介导伤害性信息向中枢的传递,并在慢性炎症性痛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但初级感觉神经元上是否有NK-1自身受体存在,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采用行为学、在体电生理单纤维记录及离体DRG细胞钙成像等三种方法,通过外周给予NK-1受体的特异激动剂Sar-SP,研究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传入末梢以及胞体上是否存在NK-1自身受体,比较NK-1受体在正常生理状态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下在的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NK-1受体与辣椒素受体(TRPV1)相互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应用辐射热测定缩腿反射潜伏期和测定足底厚度,观察到大鼠足底注射20μlSar-SP(0.2nmol,1nmol)能诱导明显的热痛觉过敏和水肿,同时给予NK-1受体的非肽类拮抗剂WIN51,708(10nmol),可明显阻断热痛觉过敏和水肿的形成。而应用compound48/80慢性耗竭肥大细胞可明显缓解Sar-SP(1nmol)引起的水肿,而对热痛觉过敏没有影响。提示Sar-SP激活感觉传入纤维上的NK-1受体引起伤害性行为。
2.在大鼠腓肠神经分离纤维细束记录单位放电活动,局部动脉注射Sar-SP(0.1ml,1nmol)能兴奋45%(27/60)C纤维和15.97%(3/19)Aδ纤维,这种兴奋作用可被提前2分钟预先给予WIN51,708(0.1ml,10nmol)所阻断。而在CFA致炎的大鼠中,63.4%(52/82)C纤维,47.53%(11/23)Aδ纤维和30.77%(8/26)Aβ-纤维对Sar-SP敏感,与正常动物相比,反应比例明显增加(P<0.05)。正常情况下C纤维对多次给予Sar-SP出现脱敏现象,而在炎症动物多次给予Sar-SP仍能产生反应,表现为不易脱敏,预先给予PKC的激动剂PMA(6nmol),可以恢复脱敏反应。提示NK-1受体在炎症性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炎症可引起NK-1受体脱敏特性的改变,该脱敏特性与PKC有关。
3.局部动脉注射Sar-SP(1nmol)能明显降低C纤维的热反应阈值(41.0±0.6℃vs37.2±0.3℃,P<0.001)和增强对50℃阈上热刺激的反应性(7.46±1.11spike.s-1vs21.55±5.21spike.s-1,P<0.05)。提示NK-1受体增强初级感觉传入纤维的热敏感性。
4.正常大鼠52.38%(11/21)C纤维对局部动脉注射辣椒素(0.1ml,0.2nmol)敏感,而炎症大鼠85.71%(24/28)C纤维对辣椒素敏感,与正常动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63.64%和83.33%的对辣椒素敏感的正常和炎症C传入纤维同时对Sar-SP(1nmol)敏感。给予Sar-SP10分钟后再给予第二次辣椒素,发现比第一次明显增强(正常动物:7.20±1.08vs12.20±2.08spike.s-1,P<0.05;炎症动物:12.48±1.39vs14.31±1.47spike.s-1,P<0.05)。上述结果提示TRPV1受体与NK-1受体共存,NK-1受体可通过胞内机制增强VR1受体的反应性。
5.急性分离大鼠DRG细胞,通过钙敏感荧光染料Fura-2/AM检测细胞外给予10μMSar-SP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发现20.83%(5/24)正常DRG细胞能产生潜伏期长,反应时程长的胞内钙升高。同样在16.67%(6/36)炎症DRG细胞上也有相同的反应,还观察到炎症后细胞NK-1受体不易脱敏的特性。提示DRG细胞胞体上存在NK-1自身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