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浪潮的推动下,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产业内分工规模迅速扩大、分工逐渐深化,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依据产业价值链特定环节生产的分工格局,这种分工格局的形成是以全球为版图、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全球资源、生产要素和资本重新配置的结果。产业内分工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分工方式,表现出极强的经济活力,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不同产业价值链中生产工序的分工过程,拓展了对外开放国家的资源、要素、人员等在国际分工中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各国企业根据自身的比较和竞争优势从不同层次和深度融入到了产业特定价值链的生产当中,获得全球产业价值链上高额利润。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产业内分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故从产业内分工视角研究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产业内分工和企业“走出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产业内分工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影响因素和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问题。本文首先结合西方和国内有关产业内分工理论的研究情况,对产业内分工理论作了系统整理,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内涵背景等内容作了详尽描述;其次,基于产业层面介绍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从产品差异化、市场结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现状进行刻画和描述;再次,依据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reenaway和Millner及Giuseppe Cell的测度方法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依据上述理论成果和实证检验结果分析了我国典型性产业—能源矿产业、纺织服装业及IT产业的企业在产业内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中去;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产业内分工理论,通过纵横向的综合考察方法,指导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