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塬油田元214井区长4+5、长6油藏是采油八厂开发的一个三叠系整装油藏,该区于2005年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投入开发试验,2007年开始投入规模开发,开发效果良好,产量高。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长庆油田近年来石油的增储上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因此,本论文目的是通过岩心剖面观察与描述、测井录井资料、试油试采及样品测试分析资料,对该地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该区长4+5、长6储层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规律,阐明元214井区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分析其储层特征以及油藏的主控因素,然后对该区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制定合理科学的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元214井区长4+5、长6油藏的主要目的层位为长4+52和长61,可以将其细分为长4+521、长4+522和长611、长612四个小层,其中长4+522和长612是研究区的主力层。该区油藏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在平面上呈片状和条带状分布。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次为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溶蚀孔次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各小层均存在较严重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该区各小层的油藏类型均为岩性油藏,整个研究区油层的分布自北东向西南方向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受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控制。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分流间湾的泥岩形成油藏的侧向遮挡体,局部的构造高点及小型的鼻状隆起对油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储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地质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其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的变化,其次孔隙度的变化对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