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将农业户口变为城镇户口,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应是题中之义。其中,农民工养老保险又是重中之重,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是否能够在城镇长久停留下来。换言之,农民工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是其市民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种:其一是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养老制度,其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而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市民化水平。本文对研究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文献作了梳理,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作了介绍,从政府政策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归属。同时,运用2014年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流出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作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在流入地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群体和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农民工群体的参保差异做了分析。随后,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创新性的将农民工住房性质、现有子女数纳入模型当中。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图景。本文共分为五章,其大致框架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研究意义,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结合研究思路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对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基于公平、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路径,文章认为,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下应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主要运用2014年四川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发现:流出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低,流动范围以跨省流动为主,在流入地停留时间长;农民工家庭月均收入低而月均支出高,多孩农民工所占比例大,以租房居住为主,其就业单位相对集中。另外,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低,其中女性参保比例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参保比例高,在流入地停留时间长者参保比例高,省内流动参保比例高;自有住房农民工参保比例高,多孩农民工参保比例低;制造业参保比例高,雇员身份农民工参保比例相对较高。第四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差异。本章主要对在流入地不同停留时间农民工的群体差异和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的群体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停留时间为5-9年农民工参保比例最高,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在年龄,性别,流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私有性质单位,但其参保比例却较低;外资单位性质就业的农民工参保比例高;公有性质单位次之。第五章为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就业特征三方面探讨对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影响不显著;而性别、受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停留时长、长期居住意愿、现有子女数量、家庭月均支出、住房性质、就业行业和就业单位性质则对农民工参保有较大影响。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主要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应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先易后难,以停留时间较长的农民工和在公有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退休制度,推进制度间的衔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