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伦理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作为知识本身,不仅存在思维逻辑,也包含伦理逻辑。教科书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媒介和工具,是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教科书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而精心选择的能够体现一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文本表达,因此,教科书中的文本内容必然彰显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价值性和伦理性。教育的最本真的目的在于实现受教育者完备知识体系的获得和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教学,过多关注表层知识和技能,但对深层的知识的伦理性和价值性挖掘不够,很少关注到知识思维逻辑和伦理逻辑的统一性问题。因此,教育领域的知识需要进行知识伦理学的变革,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知识伦理问题亟需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建构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价值体系,采用文本分析、频次分析的方法,运用南丁格尔玫瑰图和雷达图呈现研究结果,从知识伦理的视角,描绘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价值取向的演变轨迹。按照经纬结合的思路,本研究详细考察了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演进趋势和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变迁。基于国际教育改革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政策研究依据,根据专家咨询结果,我们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建构了知识伦理价值三级体系。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套教科书(1983版、1992版、2001版和部编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主题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一级维度、9个二级维度及36个三级维度进行编码和内容分析,采用文本分析和频次分析法,使用南丁格尔玫瑰图和雷达图呈现结果,考察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的变迁和演进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在微观层面上:从四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增删来看,在1983版到1992版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中教学内容逐步向五爱教育倾斜,更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教育等。总体来说,教材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相契合,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新课改背景下的2001版教科书加大了创新创造、批判性思维等维度相关内容的比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公正、开放、反思的精神。同时,善良、坚毅勇敢、积极乐观等积极人格的培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完善。随着新时期时代的到来,由2001版向部编本教科书演变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了教材内容中。在中观层面上:四版教科书一级维度中社会层面涉及的课文主题数最多且呈上升趋势;二级维度中爱自然维度涉及的课文主题数最多且呈上升趋势;三级维度中热爱科学维度涉及的课文主题数最多。从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价值体系在小学低中高阶段的变化趋势来看,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变化过程中国家层面相关课文明显增加,表现为崇尚英雄和民族自豪感维度的课文数增多;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批判性思维等维度的课文数逐渐减少,英雄事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等维度的课文数呈增加趋势。在宏观层面上,一方面,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价值体系的演进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的历史沿革与时代发展的轨迹同脉搏、共命运。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价值体系的演进之路与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趋同一致,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紧密关联。本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建构知识伦理价值体系和评价指标,从国内外教育改革变迁的视角考察知识伦理演进轨迹,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描绘知识伦理价值体系的嬗变之路,对未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重视小学语文教科书知识伦理的整体建构和系统设计;重视基于年龄特征的差异化架构教材知识伦理价值体系;处理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美德和积极人格;从知识伦理的视角重构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研究有望进一步拓展插图和习题等载体的知识伦理研究,并从教师及课堂教学的视角考察知识伦理的实现方式,或者从道德行为养成的视角研究知识伦理“从知到行”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