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后殖民翻译理论主要关注翻译在殖民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利运作机制,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抵抗的历史,其中包括翻译的混杂性、翻译的身份认同、文化霸权、他者等内容。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消除文化霸权主义以及传播文化、丰富文化的一种方式。文化间性是间性派生出来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继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后提出的文化哲学术语。本研究中文化间性是指林语堂在译本中所建立的文化对话关系。在西方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双重熏陶下,林语堂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恰好是文化间性的体现。林语堂生活的时代恰逢中国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消声,被边缘化,特别是作为几千年封建统治根基的儒家文明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岌岌可危。兼有中西文化身份的林语堂认识到儒家思想“遇到了更大的敌手”,秉着对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认同,翻译了儒家经典,且冠名为《孔子的智慧》。本文是对林语堂编译的《孔子的智慧》的个案研究,从后殖民翻译理论出发,通过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不同的翻译方法的分析,详细探讨了《孔子的智慧》在后殖民语境下体现出的文化间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林语堂及其作品,前人对林语堂及其英文著作《孔子的智慧》的研究以及文化间性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部分,主要介绍了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关系,并介绍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第四章是研究设计,包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后殖民翻译理论对林语堂编译的《孔子的智慧》中所体现的文化间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例子阐释了林语堂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在翻译时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第六章是结语。通过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林语堂在编译《孔子的智慧》的过程中致力于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对话,体现出了文化间性特征。其次,林语堂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手法体现了他对西方霸权文化的抵抗,通过翻译塑造中国文化身份,提高中国儒家文化地位,在东西方文化间展开平等对话。最后,在后殖民语境中,翻译构建异域文化再现的同时,也构建了本土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