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始终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军事压迫,军事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作为军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用水,宋朝较前代有了很大进步。宋朝内地城市军营建有用水设施,同时依靠城市整体的供水系统。内地军营乏水时多以修葺水井解决。边境城寨堡以开凿井泉、建造水寨、引水入城、购买饮水等方式保障水源供给。城寨堡遭围期间,多以凿井寻水、突围取水、依靠雨水等方式获取饮水。行军宿营用水来源为天然河流、携运饮水和开挖井泉。《武经总要》的颁布,使宋朝最终确立了保障行军饮水的理论体系。宋朝军用仓场库务用水重点在于防火。仓场库务内部放置贮水器物,外围开挖沟渠,建造蓄水池。棚井是宋朝军用牧地必备饮水设施,修建数量由牧地规模大小决定。为了保障军用马匹饮水的科学性,南宋已对牧区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蕃牧纂验方》的问世,使宋朝军用牧地马匹饮水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宋朝战时城内防御用水目的是保障饮水和应对火灾。城上使用水囊、瓮、缸等器物贮水,目的在于将士饮用、过滤空气和防御火攻。宋朝人工护城河水深一般不超过三丈,宽度依据城市规模大小变化。南宋人工护城河的宽度和修浚频率都大于北宋。河流湖泊是人工护城河的主要水源地,地下水、潮汐、雨水等是其辅助水源。个别城市将天然水源稍加改造直接作为城外防御用水。宋人已考虑气温、降水量等气象因素对城防用水造成的影响。北宋河北地区水防工程的水源地多为河流与泉水,临海地区多利用潮汐倒灌。塘泊深度约为一丈,通过堤防和堰闸斗门来确保其水量的稳定。南宋国防工程用水中处处体现人工水防的策略,不仅植木沉船防淮,铁索截流防江,人工潴水御敌,大兴水寨助防,更是总结出一套“禁涉之法”。两宋战场上出现的水攻方式多为引水灌城、决水灌营、水中投毒和决壅半济。纵观两宋时期,水攻使用的频率要低于其他战争方式,原因除了宋朝所处的防守地位,实施水攻的条件苛刻之外,还因多数水攻方式会对百姓造成很大伤害,因此才受到宋人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