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探究肺肠同治代表方大承气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疗效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极化状态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而研究过敏性哮喘小鼠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肺肠同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丰富中医脏腑相合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1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案的具体实施;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治疗组和地塞米松阳性药对照组,每组5只。采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加激发的方式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每天观察小鼠症状及记录小鼠体重。于第0、14日给小鼠腹腔注射溶有OVA和氢氧化铝凝胶的混合液,第21日起,将小鼠置于有机玻璃箱内,用医用雾化器雾化吸入激发(30min/天),每日1次,持续5日。正常组则以无菌PBS溶液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连续5日。大承气汤治疗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动物,第21-25天每天激发前一小时灌胃,每只的灌胃体积皆为0.2ml。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PBS溶液灌胃,连续5天。2中药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脾指数、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善作用;实验第26天,小鼠称重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肺组织,脾组织,并称重,记录数据。剪取各组小鼠右肺中叶和肠道,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拍照。3中药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及炎细胞分类的影响作用;造模结束后,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温静置后,离心取上清制备血清上清液。并用含有BSA的PBS溶液进行气管、支气管和全肺灌洗,用1ml进行细胞甩片,迪夫快速染色,拍照,细胞分类计数,计算渗出炎性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上清中的IFNJ-γ.IL-4、IL-5、IL-17A、特异性IgE和总IgE的含量。4研究中药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各组造模结束后,称重,剪取左肺下叶,约80mg,匀浆玻璃管匀浆,将匀浆好的液体置于冰上并转移至-80℃的冰箱中保存,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38、ERKl/2、以及磷酸化p38和磷酸化ERKI/2的表达量。结果:1正常组小鼠体重稳定,毛色顺滑有光泽,活动自如;OVA诱发哮喘小鼠在造模过程中出现抓耳挠鼻,狂躁不安,剧烈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弓背等实证表现;经大承气汤或阳性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减轻、且持续时间较短。2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水平,肺脾指数和肺肠组织的HE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水平皆升高(P<0.01),肺脾指数升高(P<0.01),肺肠组织呈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承气汤治疗组和阳性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水平皆降低(P<0.05),阳性药对照组肺脾指数皆降低(P<0.01),大承气汤治疗组肺指数降低(P<0.05),脾指数升高(P<0.05),肺肠组织炎症明显改善。3各组小鼠BALF中IFN-γ、IL-4、IL-5和IL-17A水平比较的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比较,BALF中IFN-γ水平降低(P<0.01),IL-4、IL-5和IL-17A水平升高(P<0.01);大承气汤治疗组和阳性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BALF中IFN-γ水平升高(P<0.01),IL-4、和IL-17A水平降低(P<0.01),IL-5水平降低但无明显差异。4各组小鼠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的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BALF中渗出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皆明显升高(P<0.01),而巨噬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给予大承气汤和地塞米松治疗后哮喘小鼠渗出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阳性对照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而巨噬细胞数无明显差异。5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38、ERK1/2以及磷酸化p38和磷酸化ERK1/2的结果: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p38和ERK1/2的含量和正常组无差异,经过大承气汤治疗后,其含量亦无明显变化;然而二者磷酸化形式有显著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磷酸化的p38MAPK和ERK1/2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1)。而经大承气汤或阳性药治疗后,哮喘小鼠p38MAPK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肺肠同治代表方大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p38和ERK1/2 MAPK的磷酸化进程,从而影响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最终发挥其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