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木薯原料和外部代谢调控策略提高丁醇发酵的丁醇/丙酮比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醇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也是一种高效的清洁液态燃料。利用产溶剂梭菌(Clostridia)和生物质原料发酵生产丁醇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使用梭菌发酵生产溶剂过程中,溶剂产物丁醇、丙酮和乙醇的比例约为6:3:1(w/w)。在保证总溶剂生产效率不变或者提高的前提下,尽量提升主产品—丁醇占总溶剂的比例、或者丁醇/丙酮比,一直是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另外,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受到种植条件的制约,使用上述生物质生产生物丁醇影响到了人类食物的供给安全。因此,亟需寻找廉价、对种植条件要求低的高产非粮原料作为替代原料生产生物丁醇。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TCC824为实验菌株,以发酵途径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测定和代谢通量计算为分析手段,以玉米和木薯为原料,在7L厌氧发酵罐下,开展丁醇发酵研究。论文提出了丁醇发酵的有效优化调控策略,并对使用不同原料下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比对研究,旨在提高丁醇/丙酮比、实现非粮木薯原料对传统玉米原料的有效替代、改善丁醇发酵的整体性能。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研究和比较了以木薯和玉米为原料、传统和原位萃取发酵操作模式下的丁醇发酵性能。结果表明,木薯原料发酵的相转型(产酸相→产溶剂相)严重滞后、丁醇产量和生产效率低下,整体发酵性能无法达到玉米原料发酵的相应水平。通过一系列试行发酵实验最终发现,在以木薯为原料、油醇为原位萃取剂的萃取发酵中,发酵产气显著减弱后适时添加2.5g·L-broth–1酵母浸粉,发酵产气迅速回升、发酵相转型可在数小时内顺利完成,最终丁醇总产量达到35.38g·L-broth–1。(2)适时添加酵母浸粉(2.5g·L-broth–1)的优化调控策略,适用于以木薯为原料的多种丁醇发酵操作模式,可解除发酵相转型延滞、促进相转型的发生和完成。丁醇总产量分别达到13.61g·L–1(传统)、34.37g·L–1(油醇萃取)和18.37g·L–1(生物柴油萃取)。更加重要的是,以木薯为原料、辅以适时酵母浸粉添加的优化调控策略,可以大幅度提高丁醇发酵的丁醇/丙酮比。其中,油醇萃取发酵的丁醇/丙酮比可接近3.0:1,相比玉米原料、相同发酵操作模式下的水平提高了61.5%,整体发酵性能的改善更加明显。(3)分析测定了木薯原料丁醇发酵中,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编码基因转录水平,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适时添加酵母浸粉后,催化有机酸(乙酸、丁酸)吸收的辅酶A转移酶得到激活,其编码基因ctfAB的转录水平提高了约15倍;同时,菌体开始大量合成有利于丁醇生产的组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了木薯原料发酵的相转型、极大地提高了丁醇产量和生产效率。(4)在以木薯和玉米为原料进行发酵的条件下,利用代谢通量计算的手段、对碳代谢和还原力再生的最适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木薯原料发酵产溶剂期,丁酸激酶基因buk和辅酶A转移酶基因ctfAB转录水平低、丁酸生成/吸收再利用闭环的代谢强度低;催化丁醇合成最后两步反应的NADH依存型关键酶、丁醛脱氢酶和丁醇脱氢酶的基因adhE和bdhB转录水平也低;但是,NADH再生速率水平高。高NADH再生速率和低丁酸闭环代谢强度共同作用,最终导致木薯丁醇发酵丁醇/丙酮比大幅提高。(5)分别以葡萄糖和酵母浸粉为碳氮源,探讨了不同碳氮配比对丁醇发酵相转型和丁醇/丙酮比的影响。结果发现,产酸期的碳氮比要控制在适中(46.7~93.4mol·mol–1)水平,此时,菌体能够正常生长、有机酸不过量生成,相转型可以顺利完成;产溶剂期的碳氮比保持在较高水平(≥93.4mol·mol–1)时,丁醇/丙酮比可达到3.0:1以上。以木薯为原料、在发酵转型期适时添加酵母浸粉的丁醇发酵优化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验验证。(6)依据理论分析结果,弱化丁酸生成/吸收再利用闭环的代谢强度有望提高丁醇发酵的丁醇/丙酮比和总溶剂生产效率。为此,在使用木薯和玉米为原料进行传统丁醇发酵、发酵进入产溶剂期后,脉冲式地添加少量丁酸(总添加量3.0g·L-broth–1)或乙酸(4.0g·L-broth–1),期望达到提高丁醇/丙酮比和总溶剂生产效率的目的。其中,添加少量丁酸的调控策略对玉米原料丁醇发酵最为有效,平均丁醇/丙酮比可以提高23%、从1.92上升到2.36:1;平均总溶剂生产效率也可以提高16%、从0.355g·L–1·h–1上升到0.410g·L–1·h–1。但是,上述调控策略对提高木薯原料丁醇发酵的性能没有明显效果,因为使用木薯原料进行丁醇发酵时,辅酶A转移酶活性低、丁酸闭环代谢强度已经很低,外添丁酸起不到降低丁酸闭环代谢强度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包括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现状(1)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从我国近几年来的金融创新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创新不仅丰富了金融产品,还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期刊
硬币总有两个面,新技术有时会带来新隐忧。最近,苹果发布的第三代iPad,拥有更快速的处理器,全新的摄像头及分辨率达到2048×1563的新屏幕。一张2048×1563尺寸的照片大约是320万
报纸
我很赞同贵刊的观点,企业在成长中必须考虑对社会的回报。因为企业在向社会吸取养分时,也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才是自然界的良性循环。而且,企业的这种付出,也会带来相应的回报。当
冷适蛋白酶在低温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从中国冰川1号雪山微生物样本中筛选获得1株能够产冷
摘要: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的概念、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了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母乳喂养是提高人口素质,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提高母亲和儿童的身心健康,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技术之一,做好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早吸吮母婴同室,指导
目的探讨驻岛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28名驻岛官兵(研究组)及300名内地官兵(对照组)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
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Nanocrystalline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清洁太阳能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等优点,对光强度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代谢综合征(MS)介入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ACS合并MS患者88例(2014年lO月~2016年10月期间)作为本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