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备借贷便利(SLF)自2013年创设以来,作为央行货币工具箱中的正常流动性供给渠道,在价格和数量调节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3年6月银行间货币市场发生“钱荒”,央行积极使用SLF操作,缓解流动性紧张,引导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下降。与此同时,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出现突破利率走廊上限的情况,所以SLF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过去文献主要侧重于SLF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研究,现在更关注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机制与有效性,但比较缺乏SLF对中观流动性的研究,因而本文首先回顾了SLF实践效果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存在问题,然后深入分析SLF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并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为总体流动性和局部流动性,以VAR为实证模型,检验SLF的有效性。首先,银行间市场在总量上存在季节性短缺的特征,这与SLF操作规模的季节性特征吻合,这就引出了本文需要检验的第一个问题:SLF可能缓和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月末短缺现象。其次,一级交易商制度使得银行间市场存在流动性分层,中小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可能面临局部流动性短缺问题,但SLF不局限于一级交易商,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SLF可能改善中小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的局部流动性短缺。本文在构建VAR模型前,通过滚动相关系数分析,初步发现SLF净投放量与同期、滞后两期的7天期货币市场利率相关性较高,从样本期的总体时间序列来看,SLF与DR007存在滞后负相关关系,可能是政策工具存在滞后性或流动性传导渠道存在阻塞;但随着时间推移,在样本期内SLF与滞后项DR007的负相关性逐渐降低,而SLF与同期DR007的正相关性逐渐提高,这可能说明SLF对当期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逐渐提高。根据以上两个问题构建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针对问题一,本文构建包含SLF、逆回购、质押式回购利率的VAR模型后发现,SLF缓解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短缺具有时效性,短期来看,SLF在月末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市场利率,但是从长期看,利率大概率会反弹。与公开市场操作的逆回购相比,SLF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作用效果更强烈、持久,而且方差分解贡献更大。针对问题二,构建包含SLF、OMO、利差等变量在内的VAR模型后发现,第一,逆回购无法缓解局部流动性短缺问题,在样本期内会加大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的回购利差。第二,SLF对解决非银行机构局部流动性短缺的效果有限,但能够有效缓解银行机构的局部短缺,通过SLF在地方人民银行的积极开展下,能够及时为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总体来看,SLF在月末时点能够缓解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短缺,并为商业银行提供局部流动性支持,但存在时效性和作用效果有限的问题。结合SLF这几年的实践数据来看,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小、抵押品受限以及信息披露频率较低等。对此本文提出建议,提高SLF信息披露频率,公布各期限SLF到期信息;地方银行应提高担保品的信息质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