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工艺,对可降解淀粉微球(DSMs)的合成工艺、理化性质、载药性能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考察了淀粉乳浓度、搅拌速度、油水比例、表面活性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DSMs粒径的影响。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01.764-19.605X1-3.377X2-1.173X3-8.882X5,从回归方程可知搅拌速度和油水体积比对粒度有显著影响且呈负相关。对DSMs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DSMs呈球型,表面光滑,相互之间无严重粘连;粒度分布范围窄,8 h后降解率为11.72~24.58%,交联剂用量对DSMs的降解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室温下密封于干燥器中保藏3个月,DSMs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DSMs有很好的贮藏稳定性。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药物,对DSMs的载药性能和释药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载药方法和球药比对载药量和药物包封率有较大的影响,当球药比为20:1时,吸附法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最低,分别为12.53 gMB/gDSMs和25.06%,包埋法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4.04 gMB/gDSMs和68.08%,二次交联吸附法为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7.15 gMB/gDSMs和74.29%。随着投药量的增大,三种方法的载药量都是增大的,包封率却是下降的。载药方法和交联剂用量对释药曲线有显著影响,吸附法和包埋法制备的载药DSMs的释药曲线明显分为快速释药阶段和缓慢释药阶段,第一阶段持续约1 h,释放药物的70%左右。二次交联DSMs释药曲线一直比较平稳,缓慢释放,在第14 h累积释药百分率也只有68.88%。用DSMs对挥发性物质—薄荷油进行了初步的吸附特性研究,建立了DSMs中薄荷油的快速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在室温密闭容器中,薄荷油浓度在4%时,吸附时间2h为最佳吸附条件,此时饱和吸附量为84.74μL/gD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