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族地区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在全国资源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一些分布在高寒、沙漠、黄土和喀斯特等生态基础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开发中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还有一些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民族地区,实施以资源开发为导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其生态系统遭受一定的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民族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建设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实现民族地区的“五大发展”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南麓、中朝界河鸭绿江上游,素有“长白林海,人参之乡,天然森林氧吧,绿色立体宝库”之美誉,又有“东北生态屏障”之称,是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边境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之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长白县同样面临着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要环保还是要发展”的问题,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潜在恶化的危险仍然存在。本文以与时俱进的民族发展观为视角,理论联系实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长白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状况,在肯定该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的正文分成了四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接着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论以及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理念等方面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别论述了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政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以及民族社会发展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强调了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基础、制度环境以及生态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三方面分析了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目前的状况;第三章,探讨了长白县面临的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林参矛盾”越发突出、旅游开发缺乏有效规范、烧柴改革困难重重等主要生态问题,指出创建工作机制不健全、环保机构能力建设欠缺、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是影响治理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从民族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民族生态政治的协调发展以及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三个维度探讨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