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PNI)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从实验角度探讨电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SNI)后的作用及其对神经营养因子(NTFs)表达的影响,并试图找到此过程中表达差异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为PNI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寻找新的切入点。 方法: 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离并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后于体式显微镜下将两侧断端拉入神经再生室内造模。对大鼠进行随机分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造模后进行电针治疗28天。分别通过电生理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测量判断肌肉萎缩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与雪旺细胞(SC)相关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NTFs(GDNF)的表达变化及S-100蛋白表达观察SC增殖;ELISA检测观察电针对血液中NGF、BDNF和GDNF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借助miRNA测序实验技术,对这个过程中miRNA的表达谱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析,试图找到表达差异的miRNA。 结果: 正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无明显差异,而电针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自体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电针可促进SNI模型大鼠NGF、BDNF、GDNF及S-100蛋白的表达,且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ELISA发现模型组NGF、BDNF、GDNF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电针组NGF、BDNF和GDN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SNI后,神经组织和脊髓中miRNA表达均发生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神经组织miR-122和miR-133等miRNA的表达下调(P<0.05或P<0.01),而miRNA-743a和miRNA-741等miRNA的表达上调(P<0.05或P<0.01),电针还可上调脊髓组织中miRNA-142和miRNA-223等miRNA的表达(P<0.05或P<0.01)。 结论: 电针可促进大鼠SNI的再生修复,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损伤后SC的增殖和NGF、BDNF和GDNF等NTFs的表达有关,而miR-122和miR-142等miRNA的上调或下调也可能参与电针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