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酸盐玻璃及微晶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硅酸盐玻璃具有众多独特的性能,近些年来成为新能源、医药、激光放大器、光学(电子)元器件、核废物固化等众多领域内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采用熔融–快冷的方法制备Na2O–BaO–TiO2–P2O5系磷酸盐玻璃。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析晶峰起始温度(Tc)及析晶峰温度(Tp),利用这些参数确定了玻璃的最佳成核温度及最佳成核时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盐玻璃及微晶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硅酸盐玻璃具有众多独特的性能,近些年来成为新能源、医药、激光放大器、光学(电子)元器件、核废物固化等众多领域内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采用熔融–快冷的方法制备Na2O–BaO–TiO2–P2O5系磷酸盐玻璃。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析晶峰起始温度(Tc)及析晶峰温度(Tp),利用这些参数确定了玻璃的最佳成核温度及最佳成核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对玻璃进行了合理的晶化热处理。采用XRD、Raman、SEM对玻璃及微晶玻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显微硬度、断裂韧性、密度和介电等参数研究了玻璃及微晶玻璃的力学及介电性能。玻璃研究表明随着磷含量的增加玻璃结构逐渐趋于紧密,显微硬度及断裂韧性增大,介电常数减小。金属阳离子有助于玻璃介电性能的提升,但会降低玻璃的力学性能。微晶玻璃研究表明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第二相的出现样品的显微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将会下降,断裂韧性呈相反变化。本文在Na2O–BaO–TiO2–P2O5系磷酸盐玻璃的基础上,制备了添加氧化硼的玻璃及微晶玻璃,讨论了不同氧化硼含量对玻璃及微晶玻璃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玻璃中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结构并导致了玻璃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提升,2 mol%B2O3含量对玻璃的介电常数提升作用最明显,介电损耗随着B2O3的增加而提高。氧化硼的添加阻碍原有的晶相形成,并生成了具有更高形成温度的新晶相。样品力学及介电性能的变化基于两种不同晶相在不同晶化处理温度下含量的变化。综合玻璃及微晶玻璃性能的变化,2 mol%B2O3含量的磷酸盐玻璃及经680℃晶化处理后的微晶玻璃具有相对优良的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云计算作为新兴的服务计算范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IT资源即服务、按需收费。数据资源的存储作为云计算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其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受到用户普遍关注。然而传统的数据存储策略大多针对系统的存储效率与负载均衡进行研究,无法规避用户数据物理存储位置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存储的空间布局与路径优化问题,在考虑了数据存储安全性的基础上,研究云
磷酸盐玻璃具有熔点低,声子能量适中、非线性光学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导率高等优势,常被用作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铌酸盐晶体中结构为钙钛矿型或钨青铜型的晶体,例如NaNb O3、Ba2NaNb5O15等,通常具有高介电常数,是应用于电容器中良好的电介质材料。出于将二者结合的目的,本文进行了铌-磷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与力学、电学性能研究并对其结构-性能相关性做了系统研究。采用熔融法制备了P2O5-Nb2O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化石能源等燃料的消耗与日俱增,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的储量巨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弃风现象,在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中也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影响很大,准确的预测风电功率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型无法适应多变的风电场环境,从而导致预测效果不佳。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但是对于组合方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合金在工程上的应用也经历了从发现到日益成熟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在轻量化,环保及性能等方面对金属零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镁合金依据其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优点,在结构轻量化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是一种在合金表面进行的一种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与基体结合紧密的梯度纳米结构,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能够
在智能电网中,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力电子接口集成在一起,导致各种不稳定负载增多。间谐波的指数增长引起了供电系统的高度关注。由于电压源的非理想特性,谐波电流会产生电压畸变。各种非线性负载,和其他不对称负载,都会给供电系统带来巨大的扰动。有源电力滤波器相对快速的动态响应与成熟的补偿方式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将谐波干扰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谐波、间谐波电流检测方面,传统锁相环在三相电网畸变、存在谐波间谐波且不平
制造资源服务平台是制造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及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手段,随着平台服务种类、服务数量的不断增多,如何帮助平台用户从众多的服务推荐其所需的服务是服务平台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服务平台依靠服务提供者及服务需求者对服务功能和服务需求的描述进行匹配,但其依赖于描述的准确度和用户的信任度,不能直观的帮助用户对服务进行进一步选择。在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能积累大量的服务案例,如果能智能化推
筒形件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的管路、容器和壳体中,旋压成形件的精度高,性能优良,表面光洁度好等各种优势,使其成为加工重要零部件的首选。旋压加工是通过成形工具对材料逐点施加压力从而使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因此适合加工高强度难变形的材料,但成形效率低。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辊柱旋轧加工工艺,该工艺通过增加其成形工具与管坯的接触长度,从而保证大进给比下的成形质量。本文以管筒形工件旋轧工艺为研
奇点光学是现代光学的一个新分支,其研究对象为具有奇异性的光场。在传输过程中,该类光场能够维持光学奇点的存在,在奇点处光强为零。所谓光学奇点,是指光场中物理参数无法被定义的点,这就使得该点光强或振幅必须为零,才会有合理的物理存在性。位相奇点是奇点光学中最初始,也是最广泛的研究对象,一般将携带位相奇点的光场称为涡旋光束。在传输过程中,涡旋光束螺旋前进,这一特点使得涡旋光束中心点的位相具有不确定性,从而
伴随着设备的高度智能化,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设备在运行期间的故障会中断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评估系统的剩余寿命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非常重要。同时,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监测到系统在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的表征系统退化数据及少量的故障数据。使得对设备的剩余寿命预测成为现实。从而可以避免因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
铝合金航空整体结构件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比其他领域的结构件复杂且精密。这类结构件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为铣削加工。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铣削残余应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残余应力是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通过控制切削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来改善航空结构件的变形问题,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本文以2024-T4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铣削模型和试验两种方法,对铣削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