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距离”也被称作“心理距离”,是美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爱德华·布洛将其解释为一种在审美过程中,存在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当代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将“审美距离”的概念引入了小说分析,并提出和阐释了不可信的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重要概念。在小说中,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控制读者对作品的情感介入,从而产生读者与作品在时间、空间、心理或情感等方面惟妙惟肖的审美距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快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作者、叙述者、读者和作品中人物在价值观、道德、理智等方面的距离。这一距离既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如果距离“过远”,读者就会感觉作品不真实,不会做出反应;如果距离“过近”,读者就会由于作品带有过多的个人色彩,无法将其作为艺术来欣赏了。只有恰当地控制审美距离,读者才能融入作品,同时能够将作品与现实区别开来,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评品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及其所处的环境,从而对其有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感受作品的美学效果本文运用韦恩·布斯的“审美距离”理论分析了马克·吐温的杰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审美距离及其带给读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展示了作品中存在的多种距离,包括不可信叙述者哈克与隐含作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哈克作为叙述者和作为小说人物双重身份之间的距离;第二章主要研究作者如何运用内心视角、反讽手法、本土化语言等一定的修辞手段对距离进行控制;第三章对距离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文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融入作品当中,与人物同喜同悲,又超出作品之外,以更客观的角度来欣赏作品,最后达到与隐含作者的视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