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审美距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距离”也被称作“心理距离”,是美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爱德华·布洛将其解释为一种在审美过程中,存在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当代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将“审美距离”的概念引入了小说分析,并提出和阐释了不可信的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重要概念。在小说中,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控制读者对作品的情感介入,从而产生读者与作品在时间、空间、心理或情感等方面惟妙惟肖的审美距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快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作者、叙述者、读者和作品中人物在价值观、道德、理智等方面的距离。这一距离既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如果距离“过远”,读者就会感觉作品不真实,不会做出反应;如果距离“过近”,读者就会由于作品带有过多的个人色彩,无法将其作为艺术来欣赏了。只有恰当地控制审美距离,读者才能融入作品,同时能够将作品与现实区别开来,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评品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及其所处的环境,从而对其有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感受作品的美学效果本文运用韦恩·布斯的“审美距离”理论分析了马克·吐温的杰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审美距离及其带给读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展示了作品中存在的多种距离,包括不可信叙述者哈克与隐含作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哈克作为叙述者和作为小说人物双重身份之间的距离;第二章主要研究作者如何运用内心视角、反讽手法、本土化语言等一定的修辞手段对距离进行控制;第三章对距离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文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融入作品当中,与人物同喜同悲,又超出作品之外,以更客观的角度来欣赏作品,最后达到与隐含作者的视域融合。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形似和神似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Hamlet的两个中文译本(朱生豪的译本和卞之琳的译本)进行分析,以考察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应当重神似还是重形似。 早在20世纪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时,有的语言会反射自身或是反射到其它语言形式上去。这表明了自然语言不同于其它符号系统的一种能力,它能够表现和描述自身的结构和用途,某种语言形式
一直以来,身份问题是非裔美国作家关注的重点。作为二十世纪后期杰出的非裔美国作家,约翰·埃德加·创作了许多关于非裔美国人身份问题的作品。《藏身之所》是“霍姆伍德三部
本文将以操纵学派理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因素和诗学因素两方面分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一文。该文由威廉·福克纳写于20世纪30年代,杨岂深的译本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所应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二十世界上半叶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作家,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跻身于美国七位获奖者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评论界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