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竞争激烈,工作岗位紧缺,各个群体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压力,据相关报道指出,近些年来,国内抑郁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且大学生已经成抑郁症患者的主体,而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明抑郁症可以通过治疗来减缓,但是好多人未达到抑郁症的临床诊断症状,处于阈下抑郁,也就是具有抑郁倾向的状态,并未引起重视,因而错过了最早发现和治疗的时机。负性注意偏向和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都是一种消极的状态,需要及时关注并改善。大量研究表明,阈下抑郁障碍会增加个体患上重性抑郁障碍的可能性,甚至说该病症就是重性抑郁障碍的前驱阶段,若没有及时获得良好救治,极有可能变为重性抑郁障碍。音乐能诱发人的情绪,对于改善自闭症、抑郁症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音乐影响阈下抑郁人群的注意偏向研究,还尚不成熟。对于处于阈下抑郁阶段的患者而言,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抑郁症状加重,转化成重性抑郁障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阈下抑郁阶段是治疗抑郁症非常重要的阶段。而从多方面深入分析阈下抑郁个体认知处理状况以及处于这一阶段的病患神经机制状况能够找到引发患者抑郁的原因。在研究阈下抑郁患者对事物认知处理方式以及特点时,过去的研究多是从行为以及自我表征和自我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患者行为以及日常表现情况等等来推论其对事物认知态度、处理方式和特点等等(Gotlib et al.,1988),此外,也有部分专家从多方面探讨了抑郁患者注意偏向加工特点的认知神经机制,并得出了相应结论。但纵观国内外现有研究,重点研究阈下抑郁患者负性刺激偏向加工特点的专家则很少,相关研究也不够充足和丰富,但若能够对阈下抑郁患者负性刺激偏向加工特点展开研究,那么则能够为该患者群体早期治疗以及避免其病情发展成为重性抑郁障碍提供非常大帮助。(李海江,2015)已有研究证明悲伤音乐在审美情境中令人愉悦,有一部分人群喜欢听悲伤音乐,那么,悲伤音乐是否同样可以对阈下抑郁大学生产生影响?本论文想以悲伤音乐为刺激材料来设计实验,通过观察脑区成分波幅的变化来探讨悲伤音乐是否能对阈下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开始通过ERP技术来探讨和分析,所以本研究也采用了ERP实验来记录和分析实验的数据,以便更直观的观察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是否得到改善。通过以上讨论,本研究运用E-Prime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实施两个正式实验,即一个行为实验,一个脑电实验对阈下抑郁大学生进行注意偏向影响的研究,探讨听者听完音乐之后是否会对情绪面孔产生注意偏向,以ERP技术来分析在注意到面孔图片时的行为反应和大脑神经活动差异。预实验中,根据前人研究和总结的经验,首先选出120张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样本(王跃,罗跃嘉,2005),这些面孔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制作的,刺激图片大小为9x10cm大小,选取高兴面孔,悲伤面孔、中性面孔各54张。唤醒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挑选情绪面孔,根据评定之后的结果确定作为正式实验的情绪面孔为120张。第二,筛选并截取两种悲伤音乐类型,悲伤声乐和悲伤器乐两种不同的音乐悲伤情绪材料,通过评定之后,用于正式实验的音乐材料共54段。最后,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联系并确定参加行为实验和脑电实验的被试共37人,其中阈下抑郁组人数为17人,正常组人数为20人。实验一中利用E-prime程序,情绪诱发材料选用情绪图片,刺激材料则用悲伤音乐选段,以点探测范式为基础范式,在该基础范式上增加了音乐类型这一变量,探讨悲伤情绪的音乐对阈下抑郁被试注意偏向的影响,关注阈下抑郁组被试与正常组被试对于不同情绪面孔反应的时长和点探测按键的准确率,考察悲伤音乐是否真的对被试的注意偏向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悲伤音乐对于点探测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孰快孰慢,孰高孰低。实验二则利用了E-Prime、ERP技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探讨悲伤音乐影响被试点探测任务时的脑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可能出现波动的P100成分、P300成分、N170成分、N400成分以及LPC成分,探究悲伤音乐情绪对被试的注意是否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了怎样的脑区变化,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观察阈下抑郁个体的各成分波幅是否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或趋于相同。本实验研究阈下抑郁个体能否通过悲伤音乐来改善其注意偏向,并探究是悲伤音乐材料中的哪些因素对注意偏向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通过对实验一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音乐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正常组还是阈下抑郁组,播放器乐类型音乐时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长于播放声乐类型的音乐。在实验中,没有发现阈下抑郁组对于负性刺激有明显的注意偏向。相较于声乐类型的音乐,悲伤器乐音乐使得听者沉浸在音乐的情绪中,所以影响到了之后的点探测任务,使得点探测任务的反应时变长。第二,在音乐类型与点探测任务类型交互作用方面,当点探测位置与情绪面孔出现的位置一致时,不同音乐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当点探测位置与情绪面孔出现的位置不一致时,不同音乐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器乐类型反应时显著小于声乐类型反应时。最后,通过分析在ERP技术实验中可能出现波动的脑电成分发现,无论是与情绪面孔相关的N170成分,还是与注意相关的P100、P300成分,阈下抑郁组的波幅都与正常组相同。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一个行为实验和一个脑电实验探究了悲伤音乐对阈下抑郁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证明音乐对于注意偏向有一定的影响,这一发现从侧面印证了音乐确实可以改变人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注意力。这一发现,一方面对于悲伤音乐可以诱发人的复杂情绪进行了补充,又对心理学科中的经典范式点探测范式增加了新的音乐变量,对以往的音乐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为后续关于音乐和心理跨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于悲伤音乐对于注意偏向影响的脑机制研究,未来还需在此方面多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