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资源是经济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其配置效率和价格机制对经济增长发挥关键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巨大的劳动力投入同时造成了非均衡的经济结构现象,这种产业之间不匹配的就业结构,即为劳动力错配。从产业结构经济视角考虑,中国的劳动力错配往往表现为在三次产业的经济结构中,尤其是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劳动力比例失衡。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来自劳动力资源错配的效应成为了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并且主要体现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的负效应。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结构来改进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效率损失。这也反映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很大程度上暗示着未来中国经济高效发展的潜力。目前国内关于劳动力错配的效率损失的研究主要关注两部门模型和跨地域分析,而不同产业乃至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错配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深入分析劳动力错配引发的经济效率损失。本文通过构建存在劳动力错配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选取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对我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劳动力错配情形进行全面实证分析。通过估算不同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测算了分行业的劳动力错配系数,并且从劳动力错配的角度衡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引发劳动力错配现象的因素,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行业的劳动力相对错配系数呈现显著差异,农业的劳动力扭曲水平最高并且存在劳动力使用过度的现象,而其他五个行业的劳动力要素均表稀缺使用的配置不均;(2)我国的劳动力错配问题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了明显的效率损失,总体经济效率损失均值水平为23%,并且呈逐渐恶化趋势,及时有效改善我国劳动力错配现象对于提升未来经济增长空间有重要意义;(3)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错配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农业的负效应最为严重,并且呈逐渐加剧趋势,工业的负影响其次;(4)相对技能劳动水平、相对工资水平和相对垄断程度均对我国劳动力错配情况有显著负作用,缩减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削弱垄断行业优势以及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技能水平以及对我国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