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引种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Du Tour)不同地理分布区的19个种群(西萨彦-阿尔泰山地生态区6个种群,东西伯利亚南部高原生态区5个种群,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态区8个种群)为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依据群体遗传学、系统生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原理,进行西伯利亚红松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划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西伯利亚红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1)ISSR-PCR所用的12个引物扩增带数147条,多态性条带135条,总的多态位点比率为91.84%,平均多态位点11.25条,种群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27.07%;Nei指数为0.4131,Shannon指数为0.2665,种群基因分化度Gst的变动范围非常大,平均值为0.3807,基因流系数Nm为0.8134;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61.93%,种群间占38.07%;表明西伯利亚红松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引种、育种上具有非常大的遗传潜力。 (2)三个生态区的多态位点比率中西萨彦-阿尔泰山地生态区(H)>东西伯利亚南部高原生态区(J)>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态区(W);Shannon指数为0.4079,H(0.4143)>W(0.3204)>J(0.3260),基因流Nm为3.1567;生态区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86.33%,三个生态区间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的13.67%;平均遗传距离为0.0754,遗传一致度为0.9274。 (3)西萨彦-阿尔泰山地生态区多态位点比率为81.63%,种群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32.00%,多态位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低海拔具有高的多态位点;Nei指数为0.2628,Shannon指数为0.4007,基因流Nm为0.6335,基因分化度Gst平均值为0.4411;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5.89%,种群间占44.11%;平均遗传一致度为0.8090,平均遗传距离为0.2153。 (4)东西伯利亚南部高原生态区多态位点比率为68.03%,种群平均多态位点比率25.71%;Shannon指数为0.3048,Nei指数0.1976,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Ht平均值为0.1983,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0.1006,基因流Nm为0.5148,基因分化度Gst平均值为0.4927;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0.73%,种群间占49.27%;平均遗传一致度为0.8640,平均的遗传距离为0.1495。 (5)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态区多态位点比率为65.99%,种群的平均的多态位点比率为24.06%;Shannon指数为0.3132,Nei指数为0.2062,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Ht平均值为0.2059,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为0.1091,基因流Nm为0.5636,基因分化度Gst平均值为0.4701;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2.99%,种群耀黔缨离冲一吧平“遗传一卿竺_一子{)拿霹羚、黔黔燮辈缨黔罗舀澎弩一默分稍翼井攫操万莎异鞘氧一豁氨黔黑跳兜忿蓄级严畔…一_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