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道德失范,不良行为现象的普遍,给我们的教育再一次敲响警钟。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使其人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以在校小学生(三年级至六年级)为研究对象,经过文献研究,自编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问卷,并以此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小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我国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并基于现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若干对策。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阐述研究的缘由与意义;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道德行为、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习惯的文献;对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研究的重难点、拟创新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部分:概念界定。笔者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界定与特征予以阐释,并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分为学习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第三部分:现状调查。根据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类型利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对小学生在课堂、考试和作业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小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小学生对不良行为习惯存在错误认知、部分小学生在不良行为习惯上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令人担忧。第四部分:原因分析。对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阐述。主观方面主要是从学生自身找原因,分别为小学生的心理原因、小学生自身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小学生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客观方面分别从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在家庭方面,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主要是由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父母陈旧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的不良影响所造成;在学校方面,学校重知识轻行为、教师教育观念的错位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人类道德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构成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社会原因。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根据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别从学校应加强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家长需重视小学生的行为示范、政府应合理运用传媒引导小学生以及小学生要注重良好行为的自我养成五个方面来阐述改善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