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路径的叙事研究——来自H教师的教育故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基于个人生活经历,在教育实践生活中,通过实践经验和反思积累而形成的,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它指导着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存状态,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  叙事研究以现实世界和实践生活为出发点,而教师实践性知识最直接的源泉就是教师所从事的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切合性。因此,本研究在对当前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叙事研究法,通过选择一位熟手型初中政治教师,扎根于教学现场,深入其日常教学实践生活中,以此折射该初中政治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及其生成的影响因素,并探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等,期望能够全面、动态地展现一线教师实然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存状态。  本文共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具体交代了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概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阐述了本研究采用的叙事研究法、研究的思路及对研究伦理的考虑。  第二部分揭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及价值表征。  第三部分通过叙事研究法,以一位初中政治教师H老师为合作对象,对H老师的教育故事建构了一个纵横分析框架,纵向对H老师的成长历程其实践性知识生成路径的变化进行研究;横向对其实践性知识的承续性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研究,动静结合。  第四部分结合H老师的教育故事,从教育信念、学科教学知识、课堂管理知识、对学生的认识、人际知识、自我知识和反思批判知识七个方面对H老师的实践性知识进行解释与结构分析。  第五部分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对H老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着重站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  本研究通过叙事研究法,研究一位初中政治教师H老师的成长历程,据此发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路径:注重日常教学积累、反思教学实践经验、开展教师的叙事研究、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参加教师进修培训。
其他文献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s have found many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systems. High quality filters based on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
在语文课上,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常会出现距离;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则会呈现种种更为复杂的情况。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语文课将失去价值。对语文教学来
期刊
An all-fiber based Er3+∶Yb3+ co-doped double clad fiber laser operating at 1 550 nm is demonstrated. By using 9 m long Er3+∶Yb3+ co-doped fiber(EYDF) as the g
Based on the charge injection and recombination processes and the 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process, a model to calculate the electroluminescent(EL) effi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