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河南雨养区适应的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及其种植方式,于2015-2016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洛阳市农林科学院设置了小麦品种抗旱节水筛选试验,并在洛阳市孟津县设置不同种植方式的生产调查,通过试验与调查分析,初步确立了适用于雨养地(旱作和有限灌溉条件)的小麦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旱节水品种筛选通过株高胁迫指数EHSI、抗旱指数DI指标的筛选,表明洛旱1号、洛旱2号、洛旱7号、晋麦47在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适宜于旱地种植(无灌水条件);而在有限灌溉条件下(拔节期灌1水),豫麦49-198、平安8号、淮麦33、安农0701和良星99具有良好的节水抗旱特性。2.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在不灌水(W0)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和转移量较低,但花前干物质转移率和贡献率最高;采用等行距条播种植方式,播量在187.5 kg/hm~2左右,易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在拔节期灌1水(W1)的条件下平安8号、淮麦33、安农0701、豫麦49-198、良星99等品种的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高于其他品种,采用免耕宽幅匀播、播量在187.5-225 kg/hm~2之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3.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灌水减少了小麦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使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显著增加。淮麦33、矮抗58、平安8号、安农0701、周麦18在拔节期灌1水(W1)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品种。免耕宽幅匀播、等行距条播有利于增加土壤贮水,提高土壤含水量。4.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在节水品种筛选试验中,小麦产量在3620.7~8563.2 kg/hm~2之间,其中灌水(W1)比对照处理产量平均提高27.9%。不同品种之间,均以淮麦33产量最高,分别较石麦22增产82.4%(W0)和77.4%(W1)。从产量构成看,灌水显著增加了小麦有效穗数,W1较W0穗数平均增加31.0%。在不同种植方式试验中,不灌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在3569.4~6966.7kg/hm~2之间,以等行距条播、播量187.5 kg/hm~2产量较高,达6966.7 kg/hm~2;灌1水条件下产量在5761.7~7541.7 kg/hm~2之间,以免耕宽幅匀播187.5 kg/hm~2、等行距条播187.5 kg/hm~2产量较高,分别为7451.0 kg/hm~2、7541.7 kg/hm~2。增产主要表现为成穗数的增加,分别较宽幅匀播187.5 kg/hm~2增加29.3%(不灌水地)和21.2%、23.9%(灌水地)。上述结果表明,在雨养地区,选择适宜的抗旱节水品种,采用免耕宽幅匀播、等行距条播种植,以及蓄水保墒、喷施抗旱制剂等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抗旱节水品种优势,增加土壤贮水能力,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