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经历了封建王朝的交错递变,民族矛盾非常复杂,阶级矛盾也甚为激烈。除了宋王朝自身由北宋递变为南宋外,还有北宋与西夏、辽,南宋与西夏、金的分裂与对峙,直到元蒙建国后,才出现了祖国大一统的局面。由于各个王朝都各自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和文化思想政策,再加上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这个时期虽然社会、民族、阶级方面的矛盾重重,但其经济和文化还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繁荣。文学创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衍变既离不开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又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大氛围的制约,而其各种体裁和题材的发展和衍变,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文学创作特殊样式的赋,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和繁荣。其中,既有这一文体的历史继承性,也有这一文体自身的衍变和创造。李纲是南北宋之交身兼政治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思想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政绩著称于世,而且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辞赋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李纲著作宏富,有《梁溪集》传世,其最早的版本是南宋陈俊卿本,集有表、章、奏八十卷,而诗、文不收;后又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一百五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作一百二十卷,盖晁、陈二家所录诗文或分或并所致。今所见《四库全书》本又不合于晁、陈二家,所录《梁溪集》一百八十卷,其中赋四卷,诗二十八卷,杂文一百三十八卷,还有《靖康传信录》三卷,《建炎进退志》四卷,《建炎时政记》三卷。另有王瑞明点校的《李纲全集》(2004年出版)。现存四库版《梁溪集》收入李纲古赋18篇,律赋5篇,此外还有文赋、骚体赋数篇,共计二十三篇,数量之多在宋人别集中是不多见的。李纲不仅留世作品卷帙浩繁,且笔墨雄健,颇有可观。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多为政声所淹,读者甚少,更罕见议论。各种著述及文学史本,或只字不提,或只将他与岳飞、胡铨等人置之一处,以数十字混加论列,实为憾事。遍观李纲的辞赋作品,可知其辞赋众体兼备,题材广泛。他的古赋富艳偶俪:文赋议论昌明;骚体赋情深志远,理气兼足;律赋平实典正,这些正是宋赋趋于成熟、定型的表现,因此对李纲辞赋予以应有的重视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宋赋在赋史上的独特地位。对李纲辞赋的研究,重点在于把握文人复杂的思想与辞赋创作的关系,把握作家政治观点与文学理论对辞赋创作的渗透所带来的辞赋在内容与语言上的独特风格,及作家对前代赋家赋作的因袭模拟与自主开拓,从而确立李纲辞赋在整个宋赋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并给予其一个公允的评价与定位。正如以上所述,李纲的辞赋在创作数量与创作质量上已达到并满足研究需要,且因目前涉及李纲辞赋研究的专论尚十分有限,故对于李纲辞赋的研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与必要。因此本篇论文就自足于此,希冀能通过对李纲辞赋的初探,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对李纲辞赋的重视与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