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它已由一种西方舶来思想衍变成为植根于本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模式。这种移植与生长并不是照搬原样,而是立足本土化语境,这其中既有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滋养和灌溉,亦有在本土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创新和误读。论文首先简要的论述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概貌和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波及全球的文化思潮对于20世纪以来的文艺批评产生重大影响,为文学批评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方法。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流变。这种生长是与中国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直接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论的知识体系上的“整体切换”为其引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妇女的现实处境为其出场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繁荣为其发展提供了阔大的场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87,理论引介期,这一阶段有零星译介,但总体而言女性主义批评尚处学术话语边缘;第二阶段,1988——1995兴盛期,译介大量出现,理论和方法的积累逐步加深,批评实践日益兴起;第三阶段,1996至今,高潮期,女性主义批评向着纵深发展,理论译介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批评也较之前期呈现更加繁荣的态势,业已发展成为一门显学。第三节论述了这种流变中,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成长的方方面面:第一,理论上由初期混乱的、粗糙的接纳状态转向系统化、体系化的译介局面,在理论积累日益深厚以后,批评实践也逐步走向繁荣,并不乏学者对其进行整理和反思;第二,批评实践上,初期倾向于使用英美女性主义批评,90年代中后期开始更多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转向文本批评,随着解构主义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又出现与文化批评的融合;第三,从单一的批评方法走向与多种理论方法的融合,使得女性主义批评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第四,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由“人的发现”真正的迈向了“女性的发现”;第五,由初期的单一、无序到当下系统的、辨证的批评,建立女性之“史”的意识逐步形成;第六,学科建设意识日益增强。第二部分对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异质性比较。首先明确中西女性主义批评文化语境的差异:一,西方文化注重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辩,中国传统文化温和中庸,追求印象式描述;二,西方文化高扬个人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宣扬集体主义思想;三,西方女性注重个体感受,使得她们更决绝的追求女性个体解放,中国女性克制、坚韧、含蓄、凝重的传统气质使她们始终以“双性和谐”为理想;四,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化的商业化致使女性主义批评在本土化进程被文化消费所牵引。在这种文化语境的差异之下,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其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权运动从政治领域向学术领域的延伸;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纯粹是源自学术领域内部的异域交流,缺乏独立的女权运动的背景;其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业已形成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批评模式,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缺乏理论构建的实绩和兴趣;其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强调女性的主体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注重整体环境与文化传统的改造,较之缺乏自立性。前者善于以小观大,后者注重整体性;其四,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进程当中呈现出线性递进的批评状态,在新时期以来的女性主义批评当中却呈现出共时态的并存状态;其五,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注重小说研究,对于诗歌批评尚停留于思想鼓动和构想的层面:而中国女性批评话语同样把诗歌、散文以及戏剧(戏曲)研究纳入到批评研究之列;其六,西方学者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女性阅读研究和女性写作研究并重,而中国学者更注重对女作家的作品批评;其七,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反抗性、革命性,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采取一种审慎的、冷静的立场,冀望于建立“双性和谐”的女性诗学。第三部分重在总结,一方面客观评价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新时期以来所获得的成就,一方面冷静反思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这20年间衍生出来的种种困境。困境主要体现在:一,在具体批评中生搬硬套概念术语,缺乏理论深度;二,过分赞赏个人化和私语化,无形中消解了女性主义批评的批判价值和革命意味;三,拒绝与男性理论家、批评家进行对话;四,注重内容的考察而欠缺艺术形式的分析;五,关注西方资源,但对本土资源的继承和挖掘却不够。从理论的译介和引入到如今的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无数女性学者的努力下走向了繁荣,但是也存在相当多的矛盾和困境,建构更为理想的女性主义诗学仍需大量的探索和不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