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Toll样受体激动剂建立肿瘤患者来源的DC促成熟方案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美国FDA第一次以肿瘤抗原负载DC(dendritic cell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方式通过了过继免疫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这种全新的治疗形式使全世界的肿瘤研究及临床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目前DC-CIK(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对抑制肿瘤进展和转移,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都有一定的意义.
  DC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成熟DC具有很强的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激活免疫应答的功能,是固有免疫中巨噬细胞和适应性免疫中B细胞功能的100~1000倍.但目前临床应用的DC其成熟度与疗效所需的成熟度仍有差距,这也许是DC-CIK细胞免疫治疗已大量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并得到一定的认可,但疗效仍有限的原因之一.
  自1996年JulesA.Hoffmann等报告了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在果蝇成虫真菌感染激起的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内外开始大量研究TLR的配体刺激DC成熟的方案,并得到广泛证实.TLR3特异性高表达于DC细胞,poly(I: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是TLR3的配体,DC细胞膜上的TLR3可识别并结合poly(I:C),介导非依赖MyD88性途径,起始信号通路,诱导产生I型IFN,并通过IFN-α/β所介导的信号途径促进DC成熟.本课题主要研究poly(I:C)较传统刺激DC成熟物质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肿瘤坏死因子α)对影响DC成熟度是否不同,及DC的成熟度不同对初始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是否有影响,最后应用于患者,探讨对患者体内免疫功能是否有更好的作用.
  第一部分:Poly(I:C)刺激DC的成熟及鉴定
  目的:明确poly(I:C)是否可以提高DC成熟度.
  方法: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外周血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体外培养,以贴壁法获取DC,第0天和第4天用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IL-4(Interleukin4白介素4)刺激DC分化,第6天加入腺病毒负载多抗原,第7天实验组加入poly(I:C)+IFN-γ,对照组加入TNF-α,第8天收获DC并检测其成熟度.
  结果:连续第7、8、9天检测胞外IL-12分泌水平,发现在第8天分泌量最高,同时实验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合ELISA结果,第8天检测DC表面表型的表达,同样发现实验组CD80和HLA-D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CD83和CD86表达也较对照组有所升高.
  结论:Poly(I:C)可有效刺激DC成熟,并高表达CD80、CD83、CD86和HLA-DR,同时大量分泌IL-12.
  第二部分:不同成熟度的DC对T细胞的活化程度的影响、及其活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成熟度DC,对诱导初始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
  方法:第8天按细胞数初始T淋巴细胞:DC=20:1,计算相同细胞数,将实验组和对照组DC与初始T淋巴细胞共培养,同时加入一定比例IL-2一同刺激T细胞活化,第10天加入相同数量DC及同比例IL-2,共培养过程中光镜观察T细胞形态变化,第12天收获T细胞并检测其活化程度.
  结果:第12天ELISA检测细胞外IFN-γ分泌量,结果提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D13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而CD28均高水平表达.
  结论:成熟度较高的DC可诱导初始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更高,并大量分泌TNF-α、IFN-γ,同时高表达CD28、CD137.
  第三部分:poly(I:C)刺激的成熟DC,及其诱导的活化T细胞对患者短期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poly(I:C)较TNF-α刺激的成熟DC,对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有更强的作用.
  方法:在得到伦理验证,患者签署协议后,给予回输poly(I:C)刺激的成熟DC,及DC诱导的活化T细胞,在第3疗程后,于第4疗程回输细胞前检测患者体内CD3+、CD4+、CD8+、CD56+、Treg、MDSC、IL-2、IL-4、TNF-α、IFN-γ等指标,与患者利用TNF-α刺激DC成熟的方案至少3疗程后,患者体内CD3+、CD4+、CD8+、CD56+、Treg、MDSC、IL-2、IL-4、TNF-α、IFN-γ等指标比较.
  结果:根据CD3+、CD4+、CD8+、CD56+、及CD4+/CD8+的比值变化对免疫功能变化的反映,及两组细胞因子分泌量与免疫功能成正比,Treg、MDSC指标与免疫功能成反比,提示实验组免疫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
  结论:Poly(I:C)刺激的成熟DC,对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更强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临床妊娠中约15%~25%发生自然流产,且大多发生在早期,约1%~3%的自然流产会变成重复流产。近年来,自然流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复发性自然流产。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男性特有因素及女性特有因素及未知因素。而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而言,大部分检测及治疗都是针对患者本人,对于流产物的检测涉及较少,若不对流产物进行
目的:  1、选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方法建立Sprague-Dawley(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研究讨论枕大池一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术前/48小时(h)后局部脑血流量;颅内压变化;基底动脉形态学检测;脑水肿检测;神经功能的影响;  2、枕大池一次注血建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石蜡切片显微镜下研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进行Iba-1表达及小胶质细胞形态学检测;MPO(Myel
第一部分miR-H6-5psponge对HSV-1急性感染及潜伏感染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  聚焦HSV-1病毒感染早期表达的miR-H6-5p,利用miRNAsponge揭示其对HSV-1病毒急性感染及潜伏感染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1、检测miR-H6-5p在HSV-1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中的表达时相。  2、构建miRNAsponge表达载体,检测miR-H6-5psponge表达载体对
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 晚发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骨骼肌组织病理上能检测出大量脂滴沉积于肌纤维内的一类代谢性肌病的总称。  MADD是一种较常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包括ETFA基因、ETFB基因和ETFDH基因。  分析了3例基因型相似的晚发型MADD
目的:幻觉为PD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约三分之一长期接受多巴胺能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幻觉症状,其中以视幻觉多见。幻觉既是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一种副作用,也是疾病后期的一种表现。已有许多探索性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PD相关幻觉的易感性。本研究旨在分析DRD2、DRD2/TaqIA、DRD3、CCK及其受体CCKAR、CCKBR、APOE4、GRIN2B和SNCA共10个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不伴痴呆
学位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诊断为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所有入组病例按心房颤动病因分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组和瓣膜性心房颤动(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VAF)组,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
学位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因素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和症状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DRD2、ANKK1、COMT、SLC6A3、BDNF、DRD3、MAO-B等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运动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索异动症和症状波动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1.收集2014年6月到2015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44例,并完成人口学特征和临床
学位
目的:从CHA2DS2-VASc评分角度,根据非瓣膜性房颤继发脑梗死的CHA2DS2-VASc分值、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脑梗死影像学类型、颅内外各级动脉狭窄等情况探讨其脑梗死的可能机制。  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9例瓣膜性房颤(VAF)和282例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以下参数:基线
学位
目的:  通过对胃癌MGC-803细胞系中PMP22+细胞的分选和人为干扰敲减PMP22的表达,来探讨PMP22表达水平与胃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探索PMP22作为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可能性。  方法:  1.通过无血清微球体悬浮培养胃癌MGC-803细胞系的方法富集胃癌干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微球体细胞与贴壁细胞中PMP
学位
目的:近30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抗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模式,为癌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它克服了各种常规疗法的治疗缺陷,大幅提高癌症治疗疗效,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immunotherapy,ACT)是生物免疫疗法的一种,指把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分离至体外,大量培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