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正如Malinowski所言,“从根本上说,语言植根于文化现实[…]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经常参照更大的言语环境1”(Malinowski 305)。因此,翻译这样一种跨越两种语言的活动,无可避免地涉及到两种文化。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qtd. in Katan16),而语言正是传递文化与保存文化的载体。中国与英国、美国这两个最主要的英语国家相比,经历了更长的封建社会,且拥有与英美不同亲属制度,汉语亲属称谓更加注意区分同辈份中的相对年龄差距、区分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以及区分血亲与姻亲关系。在姓名文化方面,英美人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而中国人更加重视自己的姓。就文化模式而言,中国人更强调集体观念,而英美人,尤其是美国人,则更强调自我个性;同时中国社会的权力差距要比英美社会大。姓名文化差异、文化模式差异和礼貌原则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两种语言在非亲属称谓语方面出现差异的根源。称谓指的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它方面的关系而得来的名称。并非所有称谓语都可用作面称。一般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两大类。大多数称谓语比较稳定,但也随时代发展缓慢变化,并且也存在使用者地域、年龄及阶层差异。汉语和英语在基本亲属称谓语方面类似,但是汉语在上文谈及的诸方面区分更详细,且汉语中有大量亲属语泛化称呼非亲属的情况,英语中这种情况较少。在非亲属称谓语方面,汉语中有同志、师傅、先生、女士、小姐、太太等通称,英语中则有Mr, Mrs, Miss, Ms等通称;中国人更喜欢用职业、职务、职称、官位等作面称,英语中则只用其中极少一部分,但对有爵位的人,英美人都会在其称谓中加上其爵位称号;两种文化中都有相似的特征称;在姓名称谓使用方面,英美人更喜欢单独使用名。传统翻译研究的视角往往专注于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对等”,当代翻译研究则更多关注于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翻译者的角色也被Basil Hatim和Ian Mason重新定义为“文化中介者”。同时,翻译活动又总是受到译者的目的、文本类型、目标读者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翻译称谓语等文化内涵丰富的内容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译者便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翻译这些文化差异。“归化”与“异化”是在翻译涉及到较大文化差异内容时的两种常见翻译策略;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直译、替换、改写和加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具体翻译方法。总之,在称谓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充分重视文化差异,并综合考虑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在这样的跨文化活动中避免出现失误,顺利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