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暴轴对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形成和变化有重要意义,沿风暴轴活跃的天气尺度瞬变波能引起大气热量和动量重新分布。风暴轴的活动还通过瞬变热力和动力强迫作用于时间平均流,对大尺度环流的变化产生反馈效应,从而引起基本气流和定常波的改变。在年际尺度上,风暴轴存在两个主导变化模态,第一模态是风暴轴在气候平均位置附近的强度变化,第二模态是风暴轴东部的南北位置摆动。本文利用NCEP/NCAR 1950-2015年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环流中心整编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大气内部动力学机制。利用NCAR的CAM 3.0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风暴轴年际变化的海温外强迫机制。最后分析了西太平洋型和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发展演变过程中瞬变波的活动特征及其对遥相关型的强迫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风暴轴入口区平均有效位能转化为扰动有效位能,继而转化为扰动动能的斜压转换有利于风暴轴整体强度的增强。风暴轴的斜压转换过程在南部区域增强(减弱),在北部减弱(增强),有利于风暴轴南(北)移;此外,在风暴轴东部,瞬变动能向平均动能正压转换增强(减弱),其北部平均流动能向瞬变动能的正压转换减弱(增强),其叠加作用使得风暴轴中、东部强度减弱(增强)。整体而言,正压能量转换项的变化更有利于风暴轴北移,不利于风暴轴的南移。风暴轴的年际变化与海温变化密切相关,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正(负)海温异常能够引起冬季急流的强度变化及其东西振荡,北太平洋风暴轴南(北)移、中心位置偏西(东)。冬季黑潮区域的正(负)海温异常对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整体强度的增强(减弱)以及急流位置偏北(南)的异常变化有重要贡献。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两个关键区海温异常对风暴轴影响的相对贡献。当赤道太平洋为正海温异常时,其影响范围广,且比黑潮区域海温的影响更加显著。当赤道海区海温为负异常时,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影响风暴轴中、西部,此时黑潮海区海温异常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风暴轴对低频遥相关型的发展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对西太平洋型和太平洋-北美型正负位相事件的环流演变合成结果分析表明,遥相关型在达到峰值之前的发展阶段,是瞬变波活动和遥相关型密切相关的时间段。在西太平洋遥相关的发展阶段,太平洋西部区域瞬变扰动动能随着西太平洋遥相关增强而减弱,有利于平均流能量的维持,天气尺度瞬变波对平均气流产生的动力强迫效应有助于遥相关型增强。当太平洋-北美型事件发生时,在太平洋东部区域,伴随着瞬变波的位置变化和强度变化,其对平均气流产生的动力强迫效应有助于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