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话题后“啊”的语用功能。由于有关话题的研究在语法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使本文研究的话题得到普遍的认同,我们主要讨论四种常见的话题:普通名词话题、时间话题、地点话题、谓词性话题。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这四种话题后的“啊”。话题后“啊”的使用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话题自身的结构对“啊”的制约,话题结构越简单越需要“啊”在音节上的调节。话题在句中与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体现出话题对“啊”的制约。一般而言,充当无标记的话题对“啊”的依赖小于有标记的话题对“啊”的依赖。无标记的话题一般充当动作行为的施事,有标记的话题一般充当动作行为的受事或与事。此外,语体的不同也是制约话题后带“啊”的因素之一。在口语语体和文艺语体中话题后带“啊”的情况比较多。而在比较正式和严肃的公文语体和法律语体中,话题后带“啊”的情况则受到严格的制约。通过对话题后有无“啊”的对比,我们得出:话题后的“啊”不仅有话题标记的作用,还有一些很明显地残留了“啊”作为语气词的功能,它们在感情基调比较激烈的句子中还传递了说话者的某种口气。话题后的“啊”通过“缓和”和“加强”的手段表达说话者的口气。通过话题后带“啊”与带其他语气词“呢”、“吧”、“嘛”的对比,我们发现话题后的“啊”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与其他语气词互换,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能互换。当话题的功能与话题后的语气词在表义功能上一致时,话题后的语气词是不能替换的,此时话题后的语气词只有话题标记的功能,而话题后可以互换的语气词在很大程度上都残留了作为语气词的功能,它们还表达了相应的口气。另一方面,作为话题标记而言,“啊”的表义功能没有其他语气词“呢”、“吧”、“嘛”的功能专一与明显。通常情况下,“啊”前话题传递的是新信息,“呢”前话题传递的是对比性的信息,“吧”前话题传递的是列举性的信息,“嘛”前话题传递的是习语性常识性的信息。而“啊”所传递的新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说话者主观判定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由此可见:“啊”作为话题标记的功能不及语气词“呢”、“吧”、“嘛”明显。本文在结构安排上,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啊”前话题的性质。此章为话题后“啊”的研究限定了范围,并对几种话题的性质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为话题后“啊”的研究做准备。第二章讨论话题后有无“啊”的对比。第三章讨论话题后“啊”与其他语气词的“呢”、“吧”、“嘛”的对比。第四章讨论语体对话题后“啊”的制约。写作方法上,我们对话题的性质以及话题后带“啊”的情况做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运用对比的方法,讨论话题后有无“啊”以及话题后带“啊”与带其他语气词“呢”、“吧”、“嘛”所表现的差异。此外,我们还用了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讨论话题带“啊”的情况在不同语体中使用的差异,从而讨论不同的语体对话题带“啊”情况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