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决定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不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黑便、腹部不适或疼痛。术前可经胃镜、CT、MRI及彩超等辅助检查发现胃占位病变,但术前取得病理学证据而获得明确诊断者仅(12例,13.7%)。87例胃间质瘤中属于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者分别为13例(14.9%),27例(31.1%),25例(28.7%)和22例(25.3%)。比较本组患者危险度等级与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χ2计算,χ2=0.678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险度等级与组织学类型无关。免疫组化测定:CD117阳性81例(93.1%),CD34阳性73例(83.9%),SMA阳性17例(19.5%),S-100阳性11例(12.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胃部分切除65例,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全胃切除5例,联合脏器切除1例。术后61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极低危险度7例,低危险度12例,中危险度21例,高危险度21例。随访时间为8~50个月,平均34个月。比较本组中高危胃间质瘤患者存活组的肿瘤直径与死亡组的肿瘤直径(根据t检验计算,t=5.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肿瘤直径大于存活组的肿瘤直径,直径大者预后较差。比较中高危胃间质瘤患者存活组的核分裂数与死亡组核分裂数(根据t检验计算,t=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核分裂数大于存活组的核分裂数,核分裂数多者预后较差。比较术后获随访的61例患者不同预后与危险度等级之间的关系(根据χ2计算,χ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度等级高者预后较差。获随访的21例高危险度患者中,服用伊马替尼者15例,3例复发转移;未服用者6例,4例复发转移。高危险度患者服用与未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χ2计算,P=0.042<0.05),提示服用伊马替尼对高危险度患者的预后有利。结论:1、胃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较低,仍需完善胃间质瘤的检查技术,提高确诊率。2、手术仍是治疗胃间质瘤的首选方案,应尽可能做到完整切除病灶,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同时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对于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应定期随诊,尤其在术后2年内。即使出现复发、转移,也应积极争取再次手术,同时配合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