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戏曲元杂剧在元代兴盛繁荣,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这与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本文探讨了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文化及其对元代戏曲的贡献。蒙古族地处偏远草原,生活条件又极其恶劣,从原始社会开始,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到演变,过程虽然是极其缓慢,但是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这种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成为元代蒙古族的凝聚力与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发展动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永恒的魅力,当它和传统的汉文化相互撞击,立刻电光火石,流光溢彩,不仅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而且为传统的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蒙古族的文化思想,发射出独特的光芒,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在这种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元杂剧。它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座绚丽的高峰,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戏曲是以抒情曲词为基础的长篇叙事诗,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说唱艺术的空白,而戏曲元杂剧的繁荣和发展都和蒙古族与汉族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当时的统治思想,元代也不例外,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那么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元代戏曲当然毫无疑问的会受到当时统治阶级文化思想的影响。元杂剧就像一面镜子,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状态和文化影响,让我们可以从这些戏曲中清晰的看到,在蒙古族入主中原后,给当时的传统的汉族人民带来的冲击,并看到当时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击,继而交流、融合的场景。本文试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论述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文化,并探讨蒙古族的语言、文化、风俗等对于戏曲文学元杂剧的影响,以论述蒙古族对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元杂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学所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