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imaging,APT)在正常肌肉、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可重复性,并初步探究APT成像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潜在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Philips 3.0 T MRI扫描仪(Ingenia CX)对10名健康志愿者、29名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在短时间内按照相同参数对同一部位进行两次APT成像。在Philips后处理工作站(ISP 9,Philips Healthcare)进行图像的后处理,首先将T2WI/PDWI解剖像与APT图像进行融合,然后在融合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egions-of-interest,ROIs)并记录ROI的APT值。对于正常肌肉组,扫描部位为健康志愿者的胫骨近端,选取扫描范围的中央层面,避开干扰较大的小血管,沿腓肠肌轮廓勾画整块肌肉作为ROI;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组,选取扫描范围的中央层面,沿肿瘤轮廓勾画整个肿瘤作为ROI。采用可重复值(repeatability value,r value)、组内相关系数(intra/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线性相关系数以及Bland-Altman法来评价正常肌肉组、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两次APT成像的可重复性。可重复值(r value)表示在配对受试者中,95%的受试者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差值应该小于该数值,即对于任何一个受试者,如果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差值大于可重复值,则可认为该受试者两次APT成像的APT值存在差异,即可重复性不好。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上四分位数P25、下四分位数P75)表示,本研究进行了如下统计学分析:(1)分别检验正常肌肉组以及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差异性;(2)均以第一次APT成像的APT值为参考,检验正常肌肉、骨与软组织肿瘤的APT值的差异性;(3)以第一次APT成像的APT值为参考,检验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中实性的良、恶性肿瘤的APT值的差异性。结果:1.正常肌肉组两次APT成像的可重复性分析:正常肌肉的APT值为0.67%±0.18%。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线性相关分析的相关系数为0.71(P<0.05),观察者内相关系数ICC为0.95,观察者间相关系数ICC为0.89。两次成像的APT值的可重复值(r value)为0.29,所有志愿者中只有一例正常肌肉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差值大于可重复值;Bland-Altman图显示的95%的差值位于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提示整体上正常肌肉组两次APT成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2.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两次APT成像的可重复性分析:骨与软组织肿瘤的APT值为3.00%(2.20%,3.56%)。两次成像的APT值的线性相关分析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观察者内相关系数ICC为0.96,观察者间相关系数ICC为0.93。两次成像的APT值的可重复值(r value)为0.53,只有一例转移瘤两次成像的APT值的差值大于可重复值,提示此例肿瘤两次APT成像的可重复性不佳。Bland-Altman图显示有2个差值位于95%一致性界限之外,但仍有接近95%的差值位于一致性界限范围内以及所有差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提示总体上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两次APT成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3.正常肌肉组以及骨与软组织肿瘤组两次APT成像的APT值的差异性分析:正常肌肉组的两次成像的APT值以及骨与软组织肿瘤组的两次成像的APT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APT值鉴别正常肌肉、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可能性分析:正常肌肉的APT信号值为0.67%±0.18%,骨与软组织肿瘤的APT值为3.00%(2.20%,3.56%),正常肌肉的APT值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APT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正常肌肉与骨与软组织肿瘤,当APT值大于0.91%,确定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5.APT值鉴别实性的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可能性分析:实性的良性肿瘤的APT值为2.17%±0.87%,实性的恶性肿瘤的APT值为3.13%(2.43%,3.50%),两者的APT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实性肿瘤,当APT值大于2.08%,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57.1%。6.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瘤的APT值:本研究中共3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瘤,均为良性肿瘤,软骨母细胞瘤1例,骨囊肿2例,其中一例骨囊肿伴有病理性骨折,三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瘤具有较高的APT值(4.63%±0.78%)。结论:正常肌肉、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均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APT成像具有鉴别实性骨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