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常见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虽然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根本手段,但目前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仅为5%~15%,因此局部或全身化疗仍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特异性较差、体内半衰期较短的缺点,应用后常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由于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表现在研制抗肿瘤药物新剂型方面。
载药纳米微粒为延长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系统。用于制备载药纳米微粒的载体材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和有机高分子两大类。生物降解性是药物纳米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瓜尔胶和海藻酸钠均为天然生物大分子,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后在体内几乎没有毒性,因此在载药纳米微料的制备中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常用的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如超声乳化法、氧化还原法等,大多需要在较苛刻的制备条件如存在乳化剂、有机溶剂和超声振荡下进行,且不易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调控纳米微粒的大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本研究所使用的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不需要有机溶媒,模型药物选择广泛,尤其对难溶性药物及大分子药物该载体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以上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以阳离子瓜尔胶(guargum)和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为载体材料,以表阿霉素(E-ADM)为模型药物,采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载表阿霉素纳米微粒(E-ADM-NPs)。对E-ADM-NPs的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药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进行考察。
2、采用四唑盐显色法(MTT法)评价E-ADM-NPs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考察E-ADM-NPs对胰腺癌细胞株增长的抑制效果。
3、建立裸鼠人胰腺癌肿瘤移植模型,考察E-ADM-NPs对裸鼠人胰腺癌肿瘤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及相关的毒副作用。
第一部分载表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药理学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
医用纳米控释系统作为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控释体系。它具有超微小体积,能穿过细胞间隙并被细胞摄取,如可通过毛细血管间隙和血脑屏障,因而作为一种新的控释体系而被广泛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制备并对E-ADM-NPs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药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进行考察与评价。以阳离子瓜尔胶和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表阿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E-ADM-NPs,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微观形态,在动态光散射粒子分析仪下测定粒径大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E-ADM-NPs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释药过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E-ADM-NPs在扫描电镜下大部分呈规则的球形,大小较均匀,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高倍扫描电镜显示E-ADM-NPs呈核—壳型结构。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85±23)nm。E-ADM-NPs的载药量为(26.3±4.6)%,包封率为(76.2±6.5)%。体外释药实验表明E-ADM-NPs具有缓释性,10天的累积释药量达92.46%。在大鼠体内E-ADM-NPs组血药峰浓度明显低于E-ADM组(P<0.05),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明显长于E-ADM组(P<0.05)。
结论:
以阳离子瓜尔胶和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采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E-ADM-NPs,该纳米微粒成球性好,大小均一,粒径适当,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和包封率。E-ADM-NPs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可降低E-ADM在大鼠体内的峰浓度,延长E-ADM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
第二部分E-ADM-NPs对人胰腺癌细胞株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E-ADM-NPs和E-ADM在1~10d内10个时间点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两组药物在各时间点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以及药物半数抑制率的浓度。
结果:
E-ADM-NPs及E-ADM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与E-ADM相比,E-ADM-NPs具有较强的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模型药物E-ADM经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成纳米微粒后其体外抗癌作用明显增强。
第三部分E-ADM-NPs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
建立裸鼠人胰腺癌肿瘤移植模型,观察E-ADM-NPs对裸鼠人胰腺癌肿瘤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并考察和评价E-ADM-NPs的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结果:
空白对照组(NS组)、E-ADM-NPs组和E-ADM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68.71%和42.87%。E-ADM-NPs组的血白细胞(WBC)计数明显高于E-ADM原药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酐(CR)水平与N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E-ADM-NPs可提高E-ADM的抑瘤率,有效降低E-ADM的骨髓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缓释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