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建设城市的生力大军,外来务工群体为省会郑州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城市建设开发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丰富了地域文化。但是,外来务工群体的多样化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群体歧视的现象依然严峻,外来务工群体的权益依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就业歧视、地域歧视的综合影响下,歧视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和文化相对主义,阻碍了社会流动,影响了外来劳动力的城市融入。就业权是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是外来务工群体维持生计的最根本保证,直接遭受群体歧视的冲击。因此,本论文从群体歧视这一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框架出发,致力于研究郑州市外来务工群体在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困境。本次调研选定16岁以上的非郑州市户籍的外来劳动人口为调查对象,以人才市场为依托,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据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手段,实证调查郑州市外来务工群体的规模和现状。创新性地界定职业选择和职业地位的调查维度。同时,对外来务工群体遭遇的群体歧视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剖析歧视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动因,理顺歧视现象的形成过程。指出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是歧视的两种主要传播途径。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外来务工群体的负面形象得以强化、构建和传播。在文章最后,笔者针对外来务工群体面临的歧视特点和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从个人层面、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出发构建“三维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模式。首先,在个人层面,倡导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法律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素质、树立维权意识,达到个人竞争力增强、社会资本提升的目的。其次,在制度层面,注重具体权益的保护。通过推进配套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反过来促进配套制度完善。最后,在社会层面,通过科学规划分层分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完善劳动市场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反歧视法制定;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形成普遍参与机制,最终实现多渠道信息支持平台的建立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本研究拟为外来务工群体歧视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对今后外来务工群体的城市融入提供相关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