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频繁的人类活动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一种既经济又没有二次污染的恢复方式,植物恢复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植物与地下微生物之间关系紧密,共同促进土壤环境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和能量流动。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壤微生物参与了土壤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是检测气候和土壤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与地上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不同植物恢复策略下,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却很少。本实验以不同植物恢复的青藏高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种植不同禾本科植物(梭罗草、赖草、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单种,以及垂穗披碱草与冷地早熟禾混合播种)恢复破坏土壤的策略下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变化情况,并初步研究了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产生胞外酶的活性,旨在探讨植物恢复策略下地上植物与土壤可培养细菌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揭示植物恢复策略下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生态参数,为植物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该地区土壤微生物资源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不同恢复处理不同培养条件下得到的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不同,在1.147×105-1.671×106CFU/g之间,但是不同恢复处理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种植不同植物恢复的土壤里可培养细菌的数量都有增加。2、从不同植物恢复土壤中共分离得到了 27276株菌株,经DNA提取、PCR扩增16S rNDA、酶切分型、测序和比对分析显示,这些可培养细菌可分为Actino 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a-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六类。不同植物恢复土壤中都分离得到了这六类可培养细菌,以Actinobacteria或者γ-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的,而且,不同土壤中这些可培养细菌的比例有明显变化。不同植物恢复的土壤可培养细菌在种属的组成上有明显差异。说明种植禾本科植物能改变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3、不同植物恢复青藏高原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主要是兼性耐冷菌(生长范围在20℃-37℃),在盐浓度小于7%和中性偏碱性(pH 7-9)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并且以能产生脂肪酶的细菌为主(48.19%),能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细菌次之,以产生纤维素酶的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