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退田还湖的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项目。借此千载难遇的机遇,就人类活动大面积从生态系统退出后,小兽群落的演替状况,进行了研究,在充分了解当地主要小兽种类的一般生物生态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兽与草本植被群落的协同演替规律。主要的调查工作在退田还湖实施5-6年后的区域进行,采取空间换时间的方法(以现有农田和成熟湖滩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生境的动、植物群落,对目前退田还湖区群落的演替状况进行剖析,并对将来的演替方向作出预测。调查工作主要在2003到2005年间的每年1、4、7、10月进行。并结合在该区域积累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和目前的调查数据判断,洞庭湖区的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与东方田鼠种群均处于数量低谷期。而同期,社鼠种群数量和在群落中的比例,却是最高的。其中东方田鼠经过几年的持续低数量年份后,已有暴发的迹象,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有进入新一轮种群高峰期的可能。 2 不论是双退垸生境,还是原有成熟湖滩生境,东方田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以前报道的要高,同样黑线姬鼠繁殖强度也有同样的规律。这与前几年它们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夏季的繁殖强度不减,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 3 退田还湖堤垸内植被群落特征已有一些变化,因退田方式的不同而异。单退垸农田生境与未退农田生境基本相似,从物种数、优势集中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看,基本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基本维持原有农田生境的特征。而在单退垸的杨树生境,草本植被群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冬春季农田生境物种数较少时,由于林地生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相对较少,仍保有相对较多的物种数,其在冬春季的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其它农田生境相比,有些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双退垸生境,与原有农田相比,草本植物群落已有较大变化,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同样与湖滩草地(演替的顶级形态)相比,也有显著性的差异,且季节变化明显。在刚退水时,与湖滩草地群落更相似,但到春季,被淹没前,又与农田生境更接近。因此认为草本植被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间形态,处于演替过程之中。因此认为,双退垸的植被群落不是一个较稳定的群落,随着演替进程的推进,还将会有较大的变化,现有湖滩草地应该是其演替的终极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