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东地区位于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季风环境敏感地带。该地区历史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该区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景观变化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干扰的影响。目前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矛盾尤为突出。火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环境管理利用工具,不仅受到气候变化,生态因素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文化背景。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黑碳记录探讨区域环境的演化过程将对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趋势,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陇东地区野火事件和环境演变间的关系,本文以保存于全新世以来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的高分辨率黑碳和炭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考察选取了黄土高原陇东地区两个全新世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并进行土样样品采集,对甘肃合水马家村(MJC)剖面和宁夏彭阳长城村(CCC)剖面的土样分别进行磁化率、总有机碳、炭屑、黑碳、地球化学元素等环境气候替代指标进行室内分析和测定,揭示研究区域内野火活动、气候变化和人类土地利用更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陇东地区两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炭屑、黑碳、磁化率、总有机碳和地球化学元素等环境气候替代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气候整体表现为寒冷而干旱,CCC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值表明该地区土壤成壤作用较弱,而黑碳和炭屑浓度呈现低频震荡变化,有限的生物量成为野火事件发生和蔓延的重要限制因素;全新世适宜期(8500~3100 aBP),此时CCC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和钙镁比值、淋溶系数均表明此阶段气候温暖湿润,而此时黑碳和炭屑浓度呈现出不平行下降趋势,表明自然野火事件开始减少,此时大量季节性降水的增加成为抑制火灾事件发生的主要限制因素;全新世晚期(3100a BP~至今),气候进一步干旱,黑碳和炭屑浓度出现明显峰值变化,其中距今1500~1000年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峰值,这可能与隋唐以来陇东地区农耕活动加强有关。近2000年来的生物质燃烧特征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复合驱动所控制。(2)本文以黑碳和炭屑作为研究线索,结合磁化率、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手段,探讨了全新世以来野火活动以及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全新世适宜期,由于优越的水热条件和肥沃土壤(黑垆土/褐土)发育,致使传统旱作耕种农业处在繁荣发展时期,此时黑碳和炭屑浓度也出现较高值。同时此阶段也是人类诱发野火事件发生的较高时期。全新世晚期,由于气候更为干旱,加之人类焚林开荒等活动加剧,致使陇东地区农耕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开垦,进而生物量燃烧达到非常高水平。而陇东地区黄土高阶地在隋-唐时期土地开垦规模达到空前,距今1500年,旱作农业景观已经形成。此时野火发生几率与人类活动强度和人类时空分布变化密切相关,野火活动不仅受到气候变化和生态因素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