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铌酸锂薄膜的柔性兰姆波谐振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p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电子在机械柔性、重量和尺寸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刚性电子,得到学术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压电谐振器是电子领域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柔性压电谐振器的开发需求应运而生。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兰姆波谐振器作为一种新兴压电谐振器,同时具有高工作频率、高Kt2、高Q值、低功耗等特点。传统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柔性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的研究仍为空白。本课题利用Flex MEMS工艺对柔性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本课题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了Flex MEMS工艺,探索出了一整套适用于柔性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制备的设计方法和加工工艺。2.通过引入系绳结构和圆形开孔设计,实现了谐振器加工过程的位置固定,同时提高了谐振器的抗弯曲特性。将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从硅基底转移到具有空腔的柔性基底,解决了传统硬质基底谐振器加工过程中基底空腔横向尺寸不易限定的问题,减少了由基底引发的谐振器能量损耗,显著提升了谐振器的电学性能。3.基于优化的Flex MEMS工艺,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学性能的柔性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该柔性谐振器工作谐振频率为429 MHz,Kt2为16.2%、Q值为1268、Fo M为205。4.表征了柔性谐振器的弯曲特性。柔性谐振器在贴合到半径为9mm的圆柱后,其电学性能保持不变;在经受了10000次重复弯曲后,在维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保证了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柔性谐振器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电学性能稳定性。
其他文献
微转移印刷技术在构建柔性电子和器件小型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借助微转移印刷技术,不同微部件之间的精确组装可以构造出复合微结构或高性能电子系统。微转移印刷技术通过对高性能分立器件进行高度集成,摆脱了传统制造方式工艺不兼容的约束,具有集成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良率可控等优势。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本课题对微转移印刷技术在柔性封装与红外传感、单片异质集成两方面应用进行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一直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黑障问题的研究重点。等离子体鞘套的存在会阻碍甚至中断微波通信信号的传播,而太赫兹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损耗较小,因此研究太赫兹波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传输特性的理论计算、飞行器等离子体流场仿真、太赫兹波对等离子体的透射实验及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太赫兹主动成像探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1、利用解析Maxwe
随着锁模技术和啁啾激光脉冲放大技术的不断发展,飞秒激光这一奇特的光束走入人类社会,为人类探索自然规律,发展人类技术文明开辟了新的道路。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成为人类探索微观物质结构及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目前,飞秒激光加工及光谱检测技术开始被用于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中点缺陷的加工和表征研究,尤其是在以金刚石和碳化硅等第三代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固态自旋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技术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现有无铅钎料的热性能、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向Sn-Ag-Cu钎料中加入纳米Ag颗粒修饰的石墨烯(Ag-GNSs)形成的复合钎料相比Sn-Ag-Cu钎料具有更好地力学性能。钎料焊点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热和应力的作用会导致焊点的蠕变失效。传统蠕变本构模型均为无物理意义的经验公式,不能反映出材料的真实力学行为。本文利用机械混合法(H)和球磨法(Q)向96.5Sn
飞秒光学频率梳由于其脉冲宽度窄、光谱范围宽、纵模可分辨、重复频率稳定性高等优良的时频域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特别是将双光梳技术应用到绝对距离测量领域,真正把距离测量的三大要素——量程、精度和更新速度三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然而,两台普通光梳的简单组合无法满足高精度双光梳测距系统的实验要求,需要特殊的锁定方案来压缩光梳梳齿线宽,降低频域噪声。本文研究了相位锁定至窄线宽激光的双光梳系统,实现了低
基于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的LDMOS(Laterally 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器件由于耐压高、集成度高、制备工艺与低压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器件兼容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显示驱动、数字媒体和混合数字芯片等方面。LDMOS器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的发展,频谱资源愈发稀缺,而高品质视音频,以及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技术都对数据传输速率产生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高频无线信号传输中路径损耗问题,波束合成技术应运而生。波束合成技术是在多天线系统中一种利用可变时间延迟和增益来实现旁瓣抑制和选择性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和射电天文学等领域。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源真时延技术的低复杂度波束合成芯片。芯片采用基于电流模逻
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无损、定量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薄膜的杨氏模量、厚度、粘附性等性质。声表面波技术利用表面波在分层结构中传播时的频散现象,通过将实验频散曲线与理论频散曲线簇相匹配,从而表征薄膜的各种机械性质。在以前的研究中,使用格林函数和矩阵法计算表面波的理论频散曲线,忽略了薄膜中的残余应力以及薄膜表面和界面粗糙度。因此本文对表面波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残余应力和粗糙度进行了深入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大容量、高性能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采用镍等贱金属取代昂贵的贵金属钯或银钯合金作为内电极;同时要求介质材料能实现与贱金属内电极在还原气氛下共烧,且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钛酸钡介质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εr>103),在还原气氛下通过掺杂改性可以实现与贱金属内电极共烧,但其内部极化机制不易调控,难以实现介电常数和温度稳定性的协
随着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升。器件特征尺寸越逼近14纳米工艺节点,越受限于光刻技术的发展,自对准图形技术成为目前实现14纳米技术的重要可行性解决方案。本论文开展了基于自对准图形技术金属互连层工艺研究。首先,基于自对准双重图形(SADP)技术,采用纯间距分割方法实现自对准四重图形(SAQP)技术以满足器件的微缩化;以具有良好的台阶覆盖性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