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资本充足率管理已成为当今银行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和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框架提供了更加审慎的资本监管制度,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公认的国际标准,也是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尺度。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主体,其资本充足率管理问题更显的尤为重要。强化资本监管可以使国有银行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促使资本规模有序扩张,不仅有利于控制银行风险,维护存款人利益,而且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奠定了有效的微观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资本结构也不尽合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高水平管理手段的外资银行已经参与竞争,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以增强其竞争力,这无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鉴于此,本文运用数理论证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基本理论,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银行监管资本和资本充足率进行理论界定,提出最适度资本充足量的经济学模型;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现状,首先简要概括了国有银行资本管理的历史沿革和取得的成绩,其次重点从资本充足性认识、资本金数量和资本结构等方面重点探讨其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股份制改造后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蕴涵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从自身盈利能力、资产规模、资产质量、风险评级体系、资产风险计量、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等方面深刻剖析上述问题;论文第四部分借鉴了国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经验,通过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分析,找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与新资本协议的差距,并对国有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面临的障碍进行阐释;论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加强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政策性建议,从内源措施、外源措施、附属资本、风险资产、信息披露制度和内部风险评控体系六个方面进行讨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在衡量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时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国家信誉的支持,提出将国家信誉计入国有银行资本金的理念;第二,对近几年国有银行资本充足性迅速提高的假象进行分析,指出利用政府注资、股改上市、国外战略投资者引入等短期行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弊端;第三,用戴维·贝勒的资产增长模型对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国有银行资产规模盲目扩张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