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现代性哲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充满矛盾与张力,从范式上看存在两种不同的现代性,一种是启蒙现代性,另一种是审美现代性,二者构成了现代性的矛盾场。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审美现代性过多注重了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反思,其发展逐渐步入了其自身设立的矛盾之中。当代视觉艺术是伴随着电子视觉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表现形态,引发以语言理性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向当代视觉艺术文化形态这一意义性转向。当代视觉艺术这一内在转向路径的发生深受哲学意义上“语言与世界”本体论的位移和艺术呈现方式的转向影响,当代视觉艺术成为我们认识当下社会的重要表征。当代视觉艺术在发展中凸显了其优势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走向了偏失的方向。一方面,当代视觉艺术颠覆工具理性的主导,强调追求视觉感性的快感,为感性正名,重新树立感性的价值。但当代视觉艺术在发展中过度抛弃了理性对视觉艺术所展现的意义和价值的引导,走向了极致化的追求感性体验快感之路,发展了“毫无深度”的虚无文化路径,从而导致感性主体的消解、迷失;另一方面,当代视觉艺术使视觉符号充斥于日常生活,从而使其走向生活的审美化倾向,以艺术方式来解放人的灵魂,使其得到拯救而免受功利化和物化的侵袭。但当代视觉艺术在追求唯美主义视觉审美展现的同时,为迎合市场与大众,过度强调视觉体验中的形式美感的展现,导致当代视觉艺术成为被资本操纵的对象,重新走向了世俗化、商业化的生存“物化”之路。在此方面,审美现代性本身的矛盾性与当代视觉艺术内在发展路径具有吻合性。因此,面对当代视觉艺术的两难境地,我们以审美现代性作为一个参考之维来观视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合理平衡感性与理性、世俗与高雅、艺术与商业的量的界限,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探寻当代视觉艺术发展的合理契合点,使当代视觉艺术走向合理性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