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ofLiver,CHL)是良性的常见病,多无症状且不需治疗。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SymptomaticCavernousHemangiomaofLiver,SCHL)为临床治疗的对象。除手术切除以外,动脉内硬化性栓塞(Intra-arterialSclerosingEmbolization,IASE)是SCHL最为有效的微创疗法。临床实践中发现IASE对SCHL的疗效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尚不十分清晰。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LipiodolEmulsion,PLE)为目前IASE常用的制剂,但其配制、使用方法和用量尚未有广为接受的指引。PLE经肝动脉注入后在CHL血窦中沉积的状态亦有明显不同。对以PLE为栓塞剂的IASE(PLE-IASE)治疗SCHL中远期疗效、副作用和近远期并发症的观察尚不足。由于缺乏与外科手术治疗多方面的比较,因而PLE-IASE对SCHL治疗的临床地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第一章:CHL的动脉造影分型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CHL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分型研究,以探讨不同的CHL的供血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动态CT/MRI扫描表现比较。
材料和方法:符合病例诊断标准并纳入本研究者共91例,其中男33例,女58例,平均年龄为43.8±9.6岁。所有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导管位于肝固有动脉水平,对比剂注射速度5ml/s,DSA连续完整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将动脉造影表现分为四型:I型为富血型,II型为乏血型,III型为动静脉分流型(ArteriovenousShunt,AVS)型,IV型为门静脉供血型。各型判定标准:富血型为供血动脉轻-中度增粗,动脉期可见较多异常血窦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大部分区域。乏血型为供血动脉无增粗,动脉期可见数量不多的异常血窦在瘤体周边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小部分区域。出现动静脉分流则不论富血或乏血直接判定为AVS型。门静脉供血型则为动脉期及实质期完全无瘤体染色,直接或回流性门静脉造影显示异常血窦充盈染色。89例患者中31例有完整动态CT/MRI资料的患者,按照动态CT/lVIRI强化速度分为四型:I型为快速强化型,定义为动态CT/MRI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像上,瘤体的全部或大部分呈持续性增强。II型为中速强化型,为双期像上呈典型的边缘部结节状强化及向心性增强。III型为慢速强化型,为双期像上均呈低密度者或瘤体小部分有轻度强化,延迟扫描显示病灶与肝实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IV型为非典型性,为并发脂肪肝或肝硬化时的特殊强化模式。比较31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结果与动态CT/MRI分型结果的频数分布,并分析其动脉造影分型中各型的相应动态CT/MRI表现。
结论:CHL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可分为富血、乏血、AVS、门静脉供血四种类型。此分型可作为选择疗法和估计疗效的依据。富血型和AVS型符合动态CT/MRI扫描上快速和中速强化型表现,乏血型符合慢速强化型表现。
第二章:PLE-IASE治疗SCHL中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PLE-IASE治疗的SCHL进行中远期疗效分析,并通过统计学处理以发现影响疗效的有意义因素,提出提高疗效的具体措施。
材料与方法:除门静脉供血型2例外,共对前述91例患者中89例进行了PLE-IASE治疗。PLE的配制方法为: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用量4~24mg,超液化碘油(Lipiodol,LP)用量2~20ml,对比剂与碘油的比例为1.5~1:1。根据动脉造影分型适当改变碘油和对比剂用量。富血及AVS型时适当增加碘油用量,减少对比剂用量。乏血型则相对减少碘油用量,增加对比剂用量。依照AVS出现时像和血管管径大小确定栓塞方法。如果分流出现在动脉晚期或实质期,且为小分支显影,则适当提高碘油在乳剂配制方案中的比例。如分流出现在动脉早期且为较大分支或段静脉分流,同样方法处理,栓塞时注意实时透视观察,如发现PLE容易被分流则可先用颗粒栓塞剂阻断分流道,反之注入PLE后追加少量颗粒栓塞剂以防前者被快速冲走。治疗结束的标志为PLE在异常血窦中大部分充分沉积。按照下述标准对碘油沉积状态进行分型:良好指碘油沉积超过瘤体直径的1/3,不良指碘油沉积小于或等于瘤体直径的1/3。术后3~7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WBC、血色素HGB、血小板PLT)和肝功能(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并与术前对照。随访时间平均为22.8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缓解情况、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查的术后肿瘤大小,根据介入术前和介入术后复查肿瘤大小计算瘤体缩小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瘤体缩小率=(术前肿瘤大小-术后肿瘤大小)/术前肿瘤大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动脉造影分型与碘油沉积状态之间关联性、动脉造影分型之间和碘油沉积状态之间的瘤体缩小率差别以及影响瘤体缩小率的有意义因素及其贡献。
结论:PLE-IASE治疗SCHL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动脉造影不同类型之间瘤体缩小率有显著性差异。富血型和AVS型瘤体缩小率较乏血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富血型和AVS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碘油沉积状态为良好者瘤体缩小率较不良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动脉造影分型、碘油沉积状态及PYM用量对栓塞后瘤体缩小率有显著性影响,术前肿瘤大小及碘油用量则无显著性影响。
第三章:IASE与外科手术治疗SCHL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SCHL经PLE-IASE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的相互比较,以确定在相关方面的差异,为SCHL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搜集第二章病例及同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SCHL患者分成手术和栓塞两组。栓塞组临床资料同第二章。手术组共58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4.2±8.7岁。术前肿瘤大小平均6.9±4.0cm。所有患者术前行血常规(WBC、HGB及PLT)和肝功能(AIT、AST、TBIL、IBIL、TP及ALB)检查。栓塞组进行经肝动脉PLE-LASE,过程及术后处理与第二章相同。手术组采用4种术式:肝动脉结扎、血管瘤剔除术、肝段切除术及肝叶切除术。术后复查、护肝及支持处理同栓塞组。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血常规和肝功能差异,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经费的差异,记录栓塞组和手术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观察住院期间治疗的副反应和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有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论: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动脉内PLE硬化性栓塞治疗副反应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经费低,过程更加安全,成本/效益比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