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为研究对象,使用文史相结合、基本描写和理论解释相结合、分类与归纳相结合、突出重点与例举方式相结合等方法,对太平天国特色词汇进行全面、细致、严谨的分析和讨论,力求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把握,以期对汉语词汇史做出一点贡献。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共五节。第一节是对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解释,这几个概念分别是“文书”、“太平天国文献”、“太平天国文书”、“《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太平天国词语”、“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说明,有利于后文的顺利展开;第二节主要是运用网络和纸本相结合的检索方法,对古今中外有关此课题的专著、论文、辞书等资料进行梳理,尽量全面的掌握此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本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第三节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以汉语史基础理论为理论支持,按照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在占有大料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希冀骥得出些成果;第四节是本文的立论基础和研究价值,重点介绍四个方面的研究价值:释义、辨误、辨伪以及对汉语词汇史的补充作用。在释义部分举了“龙袍”、“魂爷”等例子来说明太平天国文书词汇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正确释义;辨误部分解释了版本问题;辨伪部分举了太平天国文献资料里的几个精彩例子;辞典编纂部分例举了“排定”一词,以说明利于大型辞书的修订;最后又就太平天国文书词汇对汉语史的作用略作说明。第二章,太平天国文书中的宗教色彩词研究,共分四节。第一节,“天王”及以“天”为修饰成分的宗教色彩词,重点解释“天王”一词在太平天国文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出现的情况,得出“天王”是太平天国结合中国本色宗教、打着基督教的幌子创造出来的领袖称谓的结论。随后,又解释了以“天”为修饰成分的其它宗教色彩词,如:小天堂、天廷、天府、天台、天令、天条、天法、天启、天试、天历、天霪等。将这些词语分为人物类称号、居所类称号、教义法令类称号三类,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第二节,“圣神风”及以“圣”为修饰成分的宗教色彩词,此节重点对“圣神风”进行释义,“圣神风”是太平天国借用基督教的词语,表达的却是和基督教不同的思想和内容。随后,又对以“圣”为修饰成分的其它宗教色彩词进行分析,如:天圣父、救世圣主、真圣主、圣徒、圣师、圣兵、圣怒、圣心、圣讳、圣书、圣物、圣钱、圣营、圣旗、圣库、圣仓等;第三节论述的是除“天”、“圣”类而外的宗教色彩词,如:爷火华、真神、上主皇上帝、神爷、魂爷、太平天帝父、耶稣、太平天主兄、太兄、二兄、真主、太平主、太平真主、劝慰师、赎病主、哥升节、东升节、报爷节、登极节、爷降节、哥降节、权能、主张、担当、化醒、窄门、坦盘等;第四节为小结部分,对上帝教和基督教进行了简单的对比,还对上帝教与中国本色宗教的较量情况作了简要说明,最后对太平天国文书中出现的宗教色彩词表现出的特点作总结。第三章,太平天国文书避讳现象研究。就是对因避讳而产生的特色字词进行研究。分为四节。第一节介绍了避讳的定义、内容以及避讳在我国传统文献中的用例情况,随后对太平天国发布的避讳要求进行说明,并对太平天国文书避讳与历代避讳的关系作简要说明;第二节,对太平天国文书中避名讳和避恶讳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如:爷、火、华、上、皇、帝、神、督、洪、秀、全、贵、福、清、云、山、昌、辉、祐等避名讳例和咸、丰、清、满、鬼、魂、愧、魁、魏、仙、佛、僧、尼、寺、庙、庵、观、祠、龙、丑、卯、亥、丁、死、亡、退、芜等避恶讳例;第三节介绍了太平天国文书使用的三类避讳方式:改变字形避讳、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避讳、利用字义进行避讳。对于改字与造字,笔者设计成表,罗列了要避讳的本字和因之而改的代字,还有18个新造字:(?)、国、龛、(?)、(?)、獾、洗、(?)、(?)、(?)、(?)、(?)、福、华、(?)。第四节小结,对太平天国文书中的避讳现象进行总结性叙述。第四章,太平天国文书用词的不规范现象研究。太平天国文书语言的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使用大量的方言词和隐语。第一节,将方言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个词性进行分析,如:坚耐、作怪、乃埋、乃理、乃(?)、牵带、认实、信实、紧、睡紧、带紧、扶紧、对紧、护持紧、包荒、番生等。第二节,太平天国文书中的隐语。首先对隐语进行理论阐述,接着对太平天国出现的隐语现象略作说明,随后对太平天国文书中出现的隐语进行解释,如:三星、禾、禾王、日头、禾乃、双凤、云中雪、长龙、红粉、起手、起马、草、坚草、耐草、一条草、宽草、公草、洋烟、升天等。最后总结太平天国文书隐语的构造规律。第三节,对太平天国文书用词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总结,同时对隐语和方言词之间的交叉关系作了简要分析。第五章,结语。分四节。第一节太平天国文书语言呈现出文白参半的特点,将太平天国文书和同时期清延文书作对比,得出太平天国文书语言是口语化较强的结论;第二节对太平天国四类特色词汇的特点及交叉关系进行说明;第三节太平天国文书中产生大量的新词语,对太平天国文书出现的新造词和旧词新义进行总结;第四节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研究对汉语史的影响,太平天国文书产生大量的新词,复音化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工具书的修订,并为汉语词汇史提供语料。正文之后列有两个附录。附录一是对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简单罗列成表,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太平天国文书词汇的基本面貌;附录二对太平天国文书特色词汇与《汉语大词典》修订之间的关系分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本文的创新点:第一,以往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多集中在史学研究,对太平天国文书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文书制度、文书人员与机构等方面的研究,语言学界对太平天国文书词汇的系统研究却较少,本文运用语言学特别是词汇学以及历史学、宗教学的理论对太平天国文书中的特色词汇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展现其词汇系统性的同时,也清晰的显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第二,纠正了前人对“乃埋”、“紧”等词的错误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据充分,理由得当。具有创新性和说服力,对正确理解与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语言有促进作用;第三,分析和归纳了大量未被解释过的新词,包括宗教色彩词、隐语词汇、方言词、避讳字。对破解太平天国语言有补益作用,为大型辞书的修订提供了丰富的词条和语料,为汉语词汇史的构建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本文的缺点及改进方法:作者理论素养有待继续提高,相关学科知识有待进一步学习、补充和丰富。未来作者会努力扩展知识面,多读书,勤思考,认真做科研,刻苦钻研,不断对论文进行填充和修改,以臻更加完善,使其成为学术水平更高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