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我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同时这也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而企业的研发支出表现了其对创新的投资力度,企业申请的专利代表了研发创新的最终成果,是对部分研发支出的资产化。所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股价容易受到各种外界信息的干扰导致波动幅度大,上市公司的股价经常会偏离其基础价值。因此,在我国“非有效市场”的大环境中,研究股票错误定价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引导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以及制定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本文首先从股票错误定价的衡量、股票错误定价与企业研发支出的关系和股票错误定价影响企业研发支出的渠道3个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在现有的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通过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的研究设计是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度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股价高估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因高估的程度、是否两职分离、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是否有机构投资者持股而有所不同,并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来识别它们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股价高估与企业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股价高估会减少企业的研发支出,进一步研究发现:(1)股价高估与企业研发产出是负相关的,即会降低企业研发效率,减少企业的专利申请数;(2)高估程度越高,股价高估对研发支出的“抑制效应”越明显;说明公司前期会进行研发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来抬高股价,而一旦股价高估后,研发支出反而下降;(3)两职分离企业股价高估抑制研发支出的倾向更强,企业两职分离会增加代理成本,管理者更加短视;(4)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股价高估抑制研发支出的倾向更强,内部控制质量低会削弱对管理者的监管,管理者更加短视;(5)无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否,股价高估都与研发支出负相关。当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会缓解股价高估对研发支出的“抑制效应”,但是从研发产出来看,其属于非效率投资;这说明虽然机构投资者做为外部因素会对公司治理和研发支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结果来看,反而降低了研发产出。我国对于研发支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学者将股票高估、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与研发支出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本文联系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环境,对股价高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