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通过改善区域运输通行能力和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改变生产力布局和分配的空间形式和格局,通过引导区域内外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而促使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建设、人口分布等地域空间格局发展显著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般表现为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所带来的区域通达性水平和通达时间的优化。耦合协调度是衡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彼此的相互影响程度大小的指标,其中通达性代表交通系统,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为经济社会系统,通过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可以观察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助于交通发展,交通发展是否对区域发展提供足够的基础支持。基于我国西北地区四个城市群在新形势下适应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选择关中平原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四个处于我国西北地区重要发展节点和具有关键性影响力的城市群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考察城市群交通通达性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关性水平、内在的耦合关系及互动影响机理,研究不同性质城市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问题,并运用协同耦合模型的方法确定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总结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一般规律;探索交通运输发展与西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在公路交通通达性方面通达性水平和空间布局结构四个城市群存在显著差异且宁夏沿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上优于兰白西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同时分别呈现同心圆结构和单侧放射扩散状结构模型。第二,在区域经济联系水平上,呈现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中心地区城市与区域边缘城市总量差异极大,耦合协调类型和水平分布不均匀且高水平城市较少;第三,在发展耦合协调度水平上不同城市群城市差异较大且整体水平不高,交通通达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间互动关系呈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亟待完善、城市群区域间发展差异大、城市节点发展特征属性突出等特点。认为城市在寻求交通通达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高水平耦合关系同时引导其有序发展相互推动的过程中,交通运输发展策略的选择在区域发展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交通或资源城市等不同属性城市侧重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