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时期。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不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而且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乡村的地域扩散过程。目前我国在土地、户籍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实行城乡二元体制,而国内城市化更多的表现为城市人口及规模的外延式扩张,这直接造成了许多与城市发展和建设不和谐的音符--“城中村”的出现。
上海作为中国东部最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其城市化进程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且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也在急剧演变。在其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地向近郊及郊区大规模的扩张,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类似“城中村”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目前,上海正作为2010年世博会承办城市,因此,政府加快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和城中村的改善改造力度。尤其是对作为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是实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改造必然会深刻体现政府施政的社会目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付诸于实践,并使得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展现给世人真正和谐的一面?城中村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
本文选取普陀区真北云岭地段城中村为案例,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城中村居民对拆迁改造的态度和认识,并深入了解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及对未来的期望。一方面,希望能丰富关于城中村居民生活现状的研究;另一方面,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城中村居民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更全面的关注,同时,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如何对待及解决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提出更合理的政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入部分,主要包括第一、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问题的提出、意义、方法、思路、内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理论的阐述,主要介绍和评述本文所涉及和运用的空间正义理论、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等。
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第三、四章。其中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普陀区长征镇云岭西路中环地块城中村的基本概况,并简要说明了问卷的调查过程;其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城中村居民生活现状的实地调研发现:城中村居民生活现状比较差,弱势地位突出,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当地居民对拆迁改造态度不一,既期盼又恐惧,矛盾心理严重,给以后拆迁改造带来困难和挑战;尽管城中村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并不能否定其正面作用,给居民特别是外来人口提供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经济体系。第四章主要基于该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该城中村改造时面临的主要难题,并结合空间正义理论、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等理论从居民边缘化、生活空间、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引发一些思考,主要思考了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中村改造与居民边缘化,城中村改造与生活空间,从而对城中村改造进行全面的认识。最后,针对前面对城中村改造遇到的难题和思考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宅基地政策,解决土地权利问题:完善拆迁和补偿政策,实现城市、经济、民生共赢;以平稳和谐为主,逐步推进改造;提供灵活多样的管理服务,健全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为总结部分,主要包括第五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阐述了一些笔者的后续思考问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城中村改造之路上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