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嫩江流域经由多年考古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并采集到丰富的陶器纹样。耐人寻味的是,所见纹样的“制式”较之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呈现出了十分鲜明的特点——素色压印饰纹。其中白金宝文化陶器的饰纹种类最为丰富,涵盖了三种考古学文化的四个期别,也见证了嫩江流域先秦时期的文明发展和迁徙轨迹。且纹样内容生动多样,构型繁缛规整,具有浓厚的抽象意味,是嫩江流域文化群落相关先秦时期审美文化研究的宝贵材料。论文对白金宝文化群落的陶器生产体制、当时的社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相关的结论与其它同期或更早的文化进行比照,找寻并探讨了其中包含的问题,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嫩江流域陶器纹样的美学研究展开了意义层面的界定。回顾了学界以往对白金宝文化陶器饰纹的考古学研究,提出了原始纹样在考古研究中存在的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说明不具美学理论视点的研究局限。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思路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嫩江流域白金宝文化独特的艺术遗存分析结合相关的考古学资料,对白金宝陶纹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总结,探讨了遗址自然条件对经济形态生成的客观干预。以此作为出发点,对白金宝文化各个时期的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艺术遗存的独特性。第三部分先秦时期原始文化与白金宝文化比较研究通过与同时期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参照,展开了先白金宝文化陶器乳突饰件发展至白金宝文化陶器饰纹的可能性讨论,以说明白金宝文化陶纹可能存在的“符号组织系统”。以此作为立足点,藉由民族志资料完备的“槖离人”与白金宝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尝试探明白金宝文化的人文信息,完善白金宝文化审美研究的依据。第四部分白金宝文化符号意义与审美模式对应研究仅从审美角度切入,对白金宝文化绳纹的施纹进行深入的研究,试论白金宝文化绳纹的纹样规律。进而,解释白金宝文化的社会活动痕迹与当时原住民生活间的审美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白金宝文化审美特征及审美发展脉络的认知。第五部分结语对论文框架及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了白金宝文化与现代社会“商业接轨”的构想,设立独特的白金宝文化品牌。在对其文化传承的再创造中,开启当代艺术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