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Garry等人(1996)发现想象膨胀效应以来,研究者围绕该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事件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研究者对形成机制的问题获得基本一致的认识,认为加工流畅性(导致熟悉性归因错误)和来源混淆(导致记忆监测错误)对于膨胀效应的形成具有同等作用。然而,对事件真实性的调节作用问题,仍存在巨大分歧。本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考察作为心理量的主观真实性和作为物理量的客观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合研究,以消解对事件真实性进行不同操作性定义所引发的冲突与争论。此外,以往研究发现,在正、负效价两种事件类型上都会出现想象膨胀效应,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效价作为另一个可供考察的变量进行探讨。通过3个实验,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事件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1探讨了作为心理量的主观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2通过概率操纵中等真实性事件,探讨了实验操纵的客观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概率操纵高、低真实性事件,探讨了两种不同操作性定义下的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作为心理量的主观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该效应与事件的效价相关。实验1的结果发现,无论对于个人信念还是个人记忆,仅对高真实性的正性事件出现想象膨胀效应,而对负性事件和非高真实性的正性事件则未发现类似作用。 (2)以客观概率操纵形式对中等真实性事件进行操作性定义,对想象膨胀效应不存在调节作用,并且与事件的效价无关。无论对于个人信念还是个人记忆,相对于实验1,高、低概率操纵下均出现了想象膨胀效应。 (3)以客观概率操纵形式对高真实性事件进行操纵性定义,对想象膨胀效应存在调节作用,但该作用与事件的效价无关。无论对于个人信念还是个人记忆,高概率操纵增强了想象膨胀效应,低概率操纵减弱了想象膨胀效应。然而,以客观概率操纵形式对低真实性事件进行操纵性定义,无论对于个人信念还是个人记忆,均未出现想象膨胀效应。 综合三个实验的结果,本研究发现,主观真实性,而非客观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该效应与事件的效价密切相关。结合来源监测框架和熟悉性归因理论两种形成机制,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操作性定义的事件真实性对想象膨胀效应的调节作用,解决了以往关于主观真实性和客观真实性的争议,理论上具有创新性。研究通过建构生活事件材料库来挑选不同客观真实性的生活事件作为实验材料,提高了想象膨胀效应的生态效度,对于深化来源混淆和熟悉性错误归因对想象膨胀效应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