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全球来看,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呈现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布局不匹配等特征,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已极大地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城市化大力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容,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从而使水资源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统筹好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既关系到城市地区自身的发展,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第一,理论基础方面,对水资源承载力和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解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一主线贯穿于全文的研究中。 第二,对城市水资源系统,城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城市社会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耦合系统。 第三,在统筹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人口、经济、生态等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城市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和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对绵阳市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四,对城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水资源与人口、城市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城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基于DPSIR概念的城市水资源DPSIR概念模型,并对5个子模型作定量分析。 第五,将协调度的概念引入评价水资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逼近于理想解排序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与水资源的协调性测度模型。利用TOPSIS方法,对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带划分,从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水资源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性发展差异的变动趋势,并结合协调性时空的分布,给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