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绪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言介绍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清理,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主体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进行理论阐释与论证;第二章阐明马克思政治哲学产生的切近背景及思想资源;第三章概括马克思在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第四章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逻辑;第五章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影响及其流变。结语:立足中国现实,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所提供的启示。第一章:作为政治哲学的马克思哲学。政治哲学的兴起为我们重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提供了契机。政治哲学是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哲学反思,它既具现实性又具价值性,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包括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马克思哲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向人们展示了诸多面相,而政治哲学始终贯穿其中。因此,马克思哲学在总体上就是一种政治哲学,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权力,具体来说就是现代市民社会中的资本统治问题。第二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从总体上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产生的切近历史背景及其思想资源。从历史背景来看,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取得全面胜利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资本已经作为一种抽象统治力量,操控着人类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所生活的德国处于一种经济相对发展,而政治落后的“时序错误”之中。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考正是从时代问题着手,观照德国现实开始的。从思想资源来说,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都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第三章:马克思研究政治哲学的方法。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的整体结构作了“总体性”分析。在此过程中,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政治解释的基本分析框架,科学考察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以及学术研究与现实参与相结合是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第四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逻辑。马克思政治哲学并没有系统完整的叙说在某一文本中,但是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没有系统的政治哲学。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以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重置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辩证法为起点,经过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确立了自己政治哲学研究的总问题——现代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统治,并且在寻找克服资本统治的路径中,确立了自己政治哲学的价值指向——共产主义理想。第五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影响及其流变。马克思政治哲学本身的产生与演变是发生在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它是面对具体的时代问题而运思的。在他之后,针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后人对他的政治哲学采取了不同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第二国际内部关于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部分实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反思、批判、创新。结语:马克思政治哲学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问题”—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为我们理清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问题”,并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致思方式上,要探寻影响中国发展的总问题,从而针对影响中国发展的总问题,来创建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在寻找中国总问题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相关理论资源。中国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解放尚未彻底完成的时代,是正在由前现代走向现代的时代。影响中国发展的总问题就是政治权力过大的问题,这就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所应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解决中国问题,就是要改造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将其转变为由市场经济、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市民社会所构成的“三维制约”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