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原因和历史积弊,造成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差距和坚实壁垒。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则为破除城乡分割,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契机。新型社区作为一种服务平台,能有效整合农村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因而近年来不断获得推崇。继中央提出建设农村社区的方案后,各地试点相继展开,但多数依然停留在表面建设上,管理服务体制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村社区的运作质量。农村社区不是“农民上楼”,加强农村社区的制度建设或顶层设计,实现社区治理的畅通,是比单纯的物质投入更为迫切的事。同国家需要通过治理转型来适应社会转型一样,农村也需要通过治理重构来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潮流,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治理环境。本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环境和现实环境,综合运用城镇化理论与治理理论,从个案出发,试图探讨出适合农村社区发展的有效治理模式。在该思路的指导下,本文选取了鲁西南D镇农村社区作为调查样本,从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出发,对它的现有的社区治理架构和运作模式进行透视,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最终归纳出在该社区情境下的有效治理转型方略。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和理论、研究设计、创新点与不足等,同时对本文所选取的个案研究对象进行介绍,并对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第二部分是“D镇农村社区治理背景分析”。该部分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分析个案社区治理所面临的环境,即外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职业转型,以及内部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结构分化的加剧,这些均构成了农村社区治理所面临的现实环境。第三部分是“D镇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分析”。治理实践即个案社区的治理架构和运作方式,可以从治理主体、治理机制两个方面阐述,其治理主体包括基层政府、村两委、村民以及物业公司等,治理机制既包括乡政村治这样的行政化治理机制,也包括以村民和市场为主体的参与性治理机制,两种机制相互交叉,形成政府主导、村民和市场作补充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下,农村社区会产生行政化的资源过度汲取以及村民自治的偏废,降低社区治理的效率。第四部分是“影响D镇农村社区有效治理的制约因素”。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呈现出的是一个整体架构,从非农化、社会管理、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来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环上的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效率,造成治理困境。第五部分是“新型城镇化下实现农村社区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即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上提出对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预想。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应当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密切结合,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治理社区的外在环境,创造安居乐业的社区氛围,然后通过组织基础、治理结构、治理工具上的深度创新,构建农民自我管理的治理体系,进而实现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六部分是“结语”。本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为未来研究提出展望。